企业文化

文化故事

首页 企业文化文化故事

哈大高铁质量的守护神

发布时间:2010-07-26阅读次数:
严把质量关的“大兵”
    有这么一个人,块头大内心却十分细腻,爱好诗词之类的文艺风。每天夜里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作业队的工人最惧怕他,每当远远看见他进入现场即将来到自己的作业区时,就紧张的手忙脚乱起来或是干脆先停下来,因为他对工序中的每一个环节要求都非常高,一个地方做的不到位就会被他严厉斥责。他就是板场安质部部长王卫兵。
一次脱模过程中,作业队工人强行作业,生拉硬撬,违反施工作业流程,造成轨道板四角处产生了很大的缺陷,此时王部长刚好来到这里,看到这一幕非常生气,大声斥责道:不是跟你们说过吗?脱模要一步一步按规范流程走,你们这是野蛮施工!随即找来相关作业队负责人和技术员,再一次强调了这个工序该如何的作业。事后,王部长起草了一份工作联系函,对相关人员进行了严厉的处罚。
这个只是他众多严抓质量事例中的普通一例,像这样的事还有很多很多。针对有一段时间生产出来的轨道板出现裂纹,严重影响轨道板的质量的问题,王部长进行了非常细致的研究,从原材料的质量,重点是砂石料,到实验室出具的配合比,再到混凝土的生产、浇筑、振捣,最后到轨道板的养护全程进行了跟踪调查,虽然大家都认为这个问题非常的复杂,很难能够清楚的找出其中的真正原因,很多努力最终可能只会是徒劳,但他依然执着的探索者,思考着。“功夫不会白费,辛苦总有收获”,这是他常常激励自己的话。相继一些改进性的建议出来了,“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布料一定要均匀”,“将蒸养恒温温度由41度降为37度,时间由5小时变为6小时”,“蒸养降温过程要洒水”等,这些建议都立即应用到了接下来的施工当中。功夫不负有心人,接下来生产出来的轨道板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 “大兵”派上了大用场。
除了工作上兢兢业业,王部长对于属下,特别是年轻的技术员特别关照,经常将自己这么多年来的经验,无论是技术方面的还是生活方面的传授给他们,期望他们能够尽快的成长。
蒸养室的“志愿者”
在哈大板场还有这么一位普通的员工,他是个“夜猫子”,夜幕降临,当别人都进入梦乡时,它却刚刚踏上工作岗位,开始一天的工作;他是个“志愿者”,平时穿着轻薄的运动装,头戴红色的志愿帽,每当谁遇到困难时,他都尽力帮助解决,俨然一个精力十足的“志愿者”,他就是哈大板场混凝土蒸养技术主管—涂明罡,大家都习惯亲切的叫他“涂工”。
轨道板养护分为蒸汽养护、水中养护和洒水养护。其中蒸气养护对于生产出来的轨道板的质量至关重要,蒸汽养护全过程又分为静置、升温、恒温、降温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对于时间、温度、湿度都有严格的要求规范,稍有差池,则生产出来的轨道板就会存在致命的缺陷。某一天的半夜,轨道板还处在降温阶段,一批作业队工人就来到了厂房,可能是想快点完成拆模过程以便尽快进入到新一批的轨道板生产中去,所以很快就把蒸养篷布掀起,此时正在值班的涂工发现了他们的行为,连忙过来制止,厉声说道:降温过程还没完全结束,轨道板强度还达不到拆模要求,此时无论如何都不能拆。工人开始并不理会,后来被涂工的坚持给震慑住了,停止了这种违反操作规程的施工行为。正是涂工的正义和执着保证了这批生产出来的轨道板的质量。
平时工作外业余时间,涂工还不忘刻苦专研,一心好学,认真琢磨如何改进蒸养工艺及管理水平,提高轨道板的质量。针对一段时间内生产出来的轨道板存在纵向裂纹的这个问题,涂工对于裂纹大小、方向、个数等进行了仔细的统计分析,发现了蒸养过程中两个作业队混凝土的温度有显著的差异,刨根问底,为了进一步找出问题的症结,每天除了正常工作外,他抽出更多的精力分别对两个作业队每块板每个阶段的温度做了详尽的统计,做出了客观清晰的温度曲线,这对最终发现乃至解决问题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再者,日常生活中,因为他的计算机功底很扎实,每当同事的电脑出现问题求救时,他都欣然接受,帮忙解决问题。这就是哈大板场蒸养室的“志愿者”。
 
二航网群 Network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