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在去西宝客专岐山轨枕场参观的路上,忽然一股熟悉的甜香扑面而来,四下找寻香气的来源,发现路边不远的槐树上几个孩童正在嬉闹着摘槐花,那带着甜味的沁人心脾的香气正来自于那满树洁白的槐花。
“槐林五月漾琼花,郁郁芬芳醉万家,春水碧波飘落处,浮香一路到天涯。”在不经意间,槐叶已在春日阳光的爱抚下变得圆润起来,悄然生成的花穗也渐渐伸长,在东风的催促下花蕾由青转白,挂满枝头。那一串串的花,像玉色的蝴蝶,白色的花瓣泛着淡淡的青,点缀在茂密的绿叶间,白得耀眼,四溢的芳香,招来无数的蜂蝶,还有许多的鸟雀,嗡嗡嘤嘤,叽叽喳喳。
记得小时候每到这个时节,当槐花刚绽出点嫩白,下午放学回家后我们就迫不及待的把书包里的课本掏出来,带着空书包争先恐后的爬上高大的槐树,选最白、最密的枝,把那一簇簇、一串串玉色半开的花蕾捋下,放入挂在脖颈上的书包里。或者干脆就先捋一把盛开了的槐花,急不可耐地塞进嘴里,轻轻一嚼,一缕缕馥郁的甜蜜,溢满唇齿,甜入心脾。那种清幽幽、甜丝丝的感觉能让口腔中的每个味蕾都舒坦无比。欢呼雀跃着像猴子一样在树枝间攀来荡去,树下渐渐落满了无意中从指缝间洒落的槐花,随身的书包里也渐渐装满了“白云”。
待到满载回家,经妈妈悉心的拾掇,漂洗干净,拌上面粉,上锅蒸熟,起锅后用香小葱、蒜泥、麻油、盐、醋等混合调制的料汁拌匀便成了一餐美味佳肴,既可当菜,又可当饭。未到嘴里,便有一股淡淡的槐花特有甜香扑鼻而来,煞是诱人,让人垂涎欲滴。吃到嘴里时,又绵又酥,甜丝丝的余味无穷,好像五脏六腑也跟着兴高采烈起来,让人不忍停箸。吃不完的鲜槐花,放在日头下晒干,用塑料袋封装起来保存,在瑞雪飘舞的冬日,将干槐花取出用温水泡开,和上五花肉、鸡蛋、豆腐、韭菜或者别的材料拌馅蒸包子,吃一口,清香扑鼻,满口流香,此后几天似乎都能感觉到满嘴春天的气息,更是一份妙不可言的美味。
细细一想,已经有好多年没有正儿八经的品尝过香甜的槐花了,甚至连这记忆中最熟悉的甜香的气味,都几年没有闻过了。从在外求学开始到毕业后参加工作,回到家乡的日子本来就不多,又往往是在不应时的季节匆匆而过,即使偶尔见到几树槐花,也只能在匆匆中感味一下它的洁白与甜香。虽然也曾在饭店或农家乐里吃过精心烹制的槐花,却总吃不出那种令人刻骨铭心的熟悉的味道。
晚上打电话回家,跟妈妈提起槐花,妈妈说自从我们姊妹几个先后成家在外,她们自己吃不了多少,已经好几年没摆弄槐花了。只能让院子里满树的花“任凭雨打风吹去”。本来在嘴边儿的想让她晒些干槐花的话,再怎么也说不出口了。随着岁月的递增,父母日渐老迈,也日益孤单,看着曾经充满欢声笑语的家变得冷冷清清,香甜的槐花也不能给他们带来甜美的感觉,反倒开始有些害怕那吃槐花时今昔对比中的反差。
熟悉的旋律在耳边响起,“你可是又在村口把我张望,你可是又在窗前把我默想------”现代的科技让父母只需在我们回去的那天到村口张望,是否,我们也该多留些时间看看双亲老去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