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文化故事

首页 企业文化文化故事

质量严一格,安全紧一扣

发布时间:2011-05-12阅读次数:
2011年4月29日,伴随着热闹的鞭炮声,西宝客专二经部通峪沟特大桥最后一个桩基础227#桩基检测完成,桩基Ⅰ类桩合格率高达99.84%,整个桩基施工过程中未出现任何安全事故。可以说,西宝客专二经部在地质条件复杂、征拆困难的通峪沟,完成了一项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与项目部“质量严一格,安全紧一扣”的管理方针密不可分。
克难勇进,严把质量关
通峪沟特大桥起址于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五丈原镇,施工范围内有农田、厂房、民宅,主要跨越310国道及一条省道。此段地质构造为以湿陷性黄土为主,其中还包括有可液化土层,部分地方夹带砂层,钻孔施工过程中极易出现塌孔现象。为了保证桩基质量,项目部专门制定了质量目标和质量保证体系,并将质量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班组、每一个操作者。制定了相关的质量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落实质量责任,建立并实施奖惩制度。坚持质量标准,执行内部质量“三检制”,测量员精确控制好桩顶标高,试验员、技术员现场盯守,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保证桩基浇筑连续顺畅,狠抓过程控制不放松,使桩基施工质量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通峪沟特大桥共有桩基1833根,2010年5月开始施工,一年来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不计其数,最难的要数通峪沟河流两侧的桩基施工。由于体表土层常年受流水侵蚀,设计桩顶标高又比地面低六米多,护筒刚埋好就出现塌孔,毎向下挖一米都相当不易,加之当时正值雨季,便道泥泞不堪,这无疑是雪上加霜。项目领导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组织技术人员召开研讨会,大家一起想办法克难攻关,又带领大家冒雨坚守在施工第一线。出现塌孔,项目领导现场组织人员设备进行补救;罐车在便道陷住,项目领导亲自带人抢修便道;桩基成孔,又是项目领导亲自询问孔深、沉渣厚度等技术参数是否过关。正是有了项目领导的严格要求和亲力亲为,才使得全体员工团结一致,每一根桩都对质量要求严一格,泥浆比重不达标就重新调配,二次清空沉渣厚度超过十公分就绝不开始灌注混凝土。也正是这样才有了高达99.84%的Ⅰ类桩合格率。
全员参与,狠抓安全生产
质量是企业发展的生命,安全则是项目顺利进行的保障。项目领导从一开工就将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首先从安全管理制度抓起,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结合工程实际订立安全奖罚制度,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做到防患于未然。其次,严格按照培训制度对项目部全体员工及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人员进场首先要接受安全常识教育,然后根据工作性质分工种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最后在日常施工作业过程中,以班组为单位进行班前安全教育。通过一系列的安全教育培训,从源头抓起,对所有人员进行“洗脑”,增强安全意识,让重视安全成为每个人自觉自愿的事。抓安全最重要的还是抓现场,抓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项目部一直坚持“每天一小查,每周一大查,每月一总结”的方针,将日常的安全检查形成制度,通过不断的检查、整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安全生产这根“绳”紧紧的扣起来,让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铁路项目施工点多线长,给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在几公里的线路上仅靠安全员来进行管控肯定是力不从心的,项目领导意识到这一点便积极的想对策,别出心裁的提出了“网格化”管理的路子,将整个施工现场分为若干个“格子”,在“格子”里的技术员、试验员、测量员以及工段长全部要对自己区域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出现问题直接落实到个人,有了成绩也相应给予奖励。这样以来,大家的积极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人人参与,全员管理,确保了项目部零事故安全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航网群 Network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