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文化故事

首页 企业文化文化故事

平凡中的一抹光辉

发布时间:2012-07-13阅读次数:

我们工程人一般被形容为:走南闯北,四海为家。工程建设很累很苦,2011年,我来到综合办负责宣传工作,当我第一次以记者的身份走进施工一线时,一种从未见过的激情着实撞击了我的心灵,我被建设者忘我奉献的精神深深打动。

正是七八月,太阳很毒辣。刚一下车,滚滚的热浪就向我扑来。两分钟不到,我的额头就开始冒出一粒粒汗珠。我一边擦汗一边叹息,气温这么高,在一线的人是怎么作业的,怎么受得了。这时,一位中年女子向我走来,她穿着工作服,皮肤黝黑,胶鞋上沾满了泥土。如果不是旁人介绍,我很难相信她竟然是这个隧道的总工程师。

我很好奇,也很惊讶,因为在施工一线的女职工很少,更何况她是总工程师呢,我好奇的开始了我的采访:“请问工程什么时候开始的?何时能完工?”“去年十一月份来的,争取明年3月份完工。”她很配合地回答。

“你们在抓工程质量、安全上是如何做的呢?” 我又问道。“工地上的施工看似粗犷,但是所有的关键都在细节上,可谓“细节决定成败”,首先,我们在工程质量上是用数据说话的,我们的误差一点也不能超出施工规范;在安全上,我们有多名专门的安全员24小时轮流值班,盯住每个“细节点”,如果这些“点”放过了,极有可能造成很大的安全问题。工人的安全,我们是一点也不能松懈的,    从春节算起,到现在我一直没有回过家。”

“哦,那你不想家人吗?”出于好奇,我顺口问出了这个问题。“想啊,能不想吗?我家就一个女儿,是我的心肝宝贝,可是为了抓质量、赶工期,她生病我都没能回去看她……”谈到家庭,她像打开了话匣子,开始“絮叨”了起来。我听到了她的真心话,耐心做起了倾听者。她从家庭谈到工作,又从工作谈到个人感受。她告诉我,为了工程能保证质量的按时完成,每天天刚亮就起床,洗漱完了就到洞里面去看,天天盯着进度、安全与质量。除了烈炎酷暑,她和工友们还要忍受几十度高温的烘烤,由于气温太高,她们只能穿胶鞋,但即使这样,脚上还是会被烫出泡。听到这些,我随口说道:“真希望老天下一场雨,给大家降降温……”可没等我说完,她却打断了我:“不能下雨,一下雨材料就进不来,会影响工程进度。”我顿时愣住了,片刻过后,我对她露出了最敬佩的微笑。是的,微笑,这是我对她最诚挚的敬意。当她在烈日下依旧忙碌工作的时候,当她宁肯忍受烈日的烘烤也不希望下雨的时候,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做好自己的工作呢。

有哪位母亲,在女儿生病住院却没有回家看上一眼?有哪位女儿,在父亲病危住院却没有在床前尽孝?依旧在岗位上忙碌。然而,在我们的施工一线,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建设者忍受着无尽的思念,却依然埋头苦干,默默付出,无怨无悔。其实,她们只是普普通通的人,是女儿,是母亲,是妻子,只不过她们勇于承担那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正是有了她这样每天24小时坚守在工地上,天天盯着安全、质量每个细节不放的人,隧道在经历了451个 “白加黑”的“汗水”后终于贯通了。隧道贯通后,项目部测量室和测量专检员对隧道进行贯通复测,复测误差仅0.8毫米,远低于隧道施工规范要求的40毫米,这意味着工程实体与图纸规范实现了“零误差”,因此,在隧道施工中荣获了业主颁发的首块绿牌。也是二航局在西南地区站稳铁路市场的一座里程碑,这正是二航人在施工中从“细”入手,建精品工程,铸二航品质的一种体现。

谁说这是一个忽略细节的时代?在施工单位,每个部门都以“细”为抓手,注重细节。谁说这是一个缺乏品质的时代?这仅有的0.8毫米,是二航人的一面旗帜,一张名片。

二航网群 Network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