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文化故事

首页 企业文化文化故事

军魂,企业同样渴求

发布时间:2012-08-06阅读次数:
在湖南汝城高速赤石特大桥项目部设备站,有一位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市的退伍转业军人,退伍后的十五年里,始终不改军人本色,每天穿梭在工地里,从事着拖泵操作维护等平凡的工作,但他的精神却能鼓舞人们。
“无论何时,只要接到任务,总会令我兴奋,因为这常常让我找回属于军人的那份骄傲。”“拼命三郎”王林这样说,这也成为他的写照。
勇从戎,三抗洪
“那一年,也就是1993年,我刚满19岁,正式成为广东武警部队官兵。”尽管在家里的众多兄弟姐妹中他是“小尾巴”,但因时代和家庭教育的原因,他从来不属于娇生惯养的那一类。
每当和新员工聊天的时候,他总会说,娇生惯养的人很容易没骨头,多出去闯闯,吃点苦受点累,面对挫折才能淡定从容,青年人尤其需要这样。
说起王林的从军生活,他回忆道:“我记得有一天发大水,我们为了帮老百姓把仓库里面的粮食转移到山上,整整坚持了17个小时没有休息。”
王林在广东武警部队的三年里,英德市每年都发洪水。在抗洪抢险中,他们只有少量的矿泉水和面包,没有饭吃。组织规定不能用老百姓的水,也不能吃老百姓的饭,抗洪期间后勤服务自然也跟不上,眼睛肿了,手也肿了,尽管条件极为艰苦,但他们还是坚决完成任务。
坚守早起习惯
军人生活使他变得规律、规矩、规范,把在军队里养成的好习惯都保留了下来,退伍后到了二航的他,还是坚持着早起的习惯。
“直到现在,我每天晚上也是十点半准时睡觉,早上六点准时起床,十五年不打丝毫折扣。”
对于早睡早起,他还有自己的看法,“我感觉,早睡早起不是表面那么简单,其实它锻炼一个人意志品质的重要方法,坚持下来的并不多。”
上班不需要那么早,为何他还要那么早起来?他给出了答案:“起早一点,早上空气好,头脑清醒,做事不容易出错,效率也高一点。”
“绝无二话”
王林在拖泵操作、维护、维修、保养方面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手,而且特别刻苦,对拖泵问题的解决,随叫随到,毫无怨言。“和在部队一样,在企业也要有军人的奉献精神”,王林说。
他有个故事,项目部的人记忆最为深刻。
一天下午,项目部的拖泵不能正常工作,大家都不知如何是好,突然有人提出可以打电话找王林,他懂!但据说他前几天不小心脚受伤,恐怕他不会来的。负责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打通了王林的电话,把情况告知他之后,电话那头传来王林的声音:“我干的就是设备工作,绝无二话,马上到!”于是操起家伙,一瘸一拐地冲到现场,分析问题原因,干净利索地“搞定”了拖泵。
“下雨怎么了?”
“奉献不应该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关于拖泵工作,王林没有豪言壮语,他只是用自己的行动感动着周围的人。
2011年6月的一天雨下得很大,王林因家里有事需请假,准假后坐车从宜章县赤石乡出发,刚上车不久,就接到设备负责人的电话:
“老王,有台拖泵堵住了,你如果还没走,请你过来看看。”
“我马上回来!”
“你已经上车了?那算了,你赶紧回家吧!还下着雨呢。”
“下雨怎么了?我那点事和这比起来算不了什么,等着,我十分钟回来。”于是他调过了车头……
配合
时光荏苒,从六公司项目到局项目,从局项目到五分公司赤石特大桥项目,一晃就是十五个春秋。王林保持着男儿本色、军人本色,听指挥,讲团结,谋合作,与二航局赤石特大桥项目部的同事们打成一片。
“他是个老实人,但是并不是说他傻,他是个精明能干的好人。”同事这样评价他。
和他住一起的室友说:“感觉他现在还像一位军人那样生活,心胸开阔,和他合作很愉快……我敬佩他。”
“如果大家做工作的时候都能够主动一点,相互配合,做起工作来就轻松多了。”王林对做工作很有心得,“我觉得,军人的那一套,在哪里都适用。不怕苦、不怕累,有问题想办法解决,任劳任怨。”
我们都说军魂,企业难道不需要?
是的,军魂,企业同样渴求!
二航网群 Network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