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文化故事

首页 企业文化文化故事

流水的营盘,铁打的兵

发布时间:2014-07-21阅读次数: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如果你是军人,听起来会感触颇多。不过,在半军事化管理的沌口大桥项目部,一百余人一个家,从阳逻大桥到九江二桥,再到今日的沌口大桥,一群人披星戴月,这群人同甘共苦,或可谓之:流水的营盘,铁打的兵。沌口项目部热闹迎新的三天,所见、所闻、所感,大抵如此吧。
 
  7月14日 星期一 晴
早上8点30分,我们16个新人踏上去往沌口项目部的大巴,穿过繁华的都市,走过狭窄的街道,最后,在泥泞的道路上蠕动。一路上,随着高楼逐渐远去,天空越显高远,云彩也开始自由变幻……我们知道,我们正在远离城市。
一个半小时的挥鞭扬尘,终于到达目的地——沌口长江大桥项目部南岸驻地。下车之后,16个人,16种心情,唯有一种感叹,“好安静……”。这种感触,在入夜之后,蛙声四起之时,尤为明显。最记得,在没有路灯只有黑影的村道上行走一两公里,去超市疯狂地采购生活用品。回来的路上,老员工在身后谈论夜宵等生活琐事,爽朗的笑声早已穿透宁静的黑夜。而三五一成群的新员工则只有沉默,时而低语,更是让各自心中升起些许惆怅。
“在项目部,只需要记得今天几号就行”、“适应得越快,成长就越快”……这些,算得上是项目部的金玉良言。不过,还来不及深思熟虑,做足准备,我们就已经没有了周末的概念,没有了睡懒觉的机会,没有了怡然自得的网络;拥有的只是一日三餐音乐响起的饭点,只是一个月两天的轮休假。尽管这一切只能按部就班,但是,只要思想的羽翼继续生长,就没有什么困难能够阻挡,恣意飞翔也都无妨。
初到项目部,生活就这样开始。而我想,幸或者不幸,我都在这里,并将坚定不移地守在这里,只需斗志昂扬,大胆迈开双脚,明天就会更好。
 
  7月15日 星期二 多云
“异乡如墙,却又是门。撞上这墙,人仰马翻;走进这门,斗转星移。”许章润先生曾这样形容异乡。今时今日,我们从五湖四海而来,相聚在这异地他乡,而这一程,是墙,还是门?只是,唯凭双手,潜心打造,才能闯进这门。
从家门到校门,出校门,入社会之门。在经历了家庭教育的精心呵护,见识了学校教育的循规蹈矩之后,最后,长久而深刻的在于社会教育的艰难险阻,这种收获与成长在无形之中得到延续。诚惶诚恐的走到社会大门前,恍惚之间,仿佛是时光老人在提醒:“抓紧吧,孩子,学海无涯,这一堂课,不可避免,也无处不在。”
也许“规则为先”是社会教育的第一课。老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不过,规则并非为了惩罚和限制,而是为了激励斗志,更重要的,是在激发每一个个体对社会的透彻思考,帮助刚出校门的娃娃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人。这或许才是“规则为先”的初衷。
驻扎在这121亩的项目部,尽管没有繁华与喧闹,反而成就了如同家一样的安宁。在这里,印象最深的是“安全”二字,是它填补了我内心缺乏的“安全感”。当“安全”成为时刻谨记的信条,对生命的珍视与尊重变得顺其自然,更会让人瞬间热了心头,湿了眼眶。
闭上双眼去感受,这“流水的营盘”,是我们安放一切的地方。因为它有池塘的蛙声彻夜长鸣,有栖息的群鸟低空飞过,更因为她不会让我们堕入雾的迷茫,也不会让我们掉进浪的惶恐。
 
  7月16日 星期三 阴转阵雨转晴
阴云再低也压不倒年轻的身板,阵雨再大也浇不灭青春的热情,返晴之后,依旧能把梦想照得晶莹剔透,这或许,就是“多云转阵雨转晴”的预示吧。
这天,穿起救生衣,戴上安全帽,16个新面孔进入施工现场。沿着穿过荷塘的便桥,一直延伸至江边。伫立江边,眼前,长江水翻滚而过而消失天际,江面上的施工船只随风浪微微颤动,船上是点点橙色来回缓缓移动,那正是施工人员在埋头苦干,而那高举长臂的吊机淡定的匀速移动,便是他们在实战大练兵。无论风吹雨打,风采从未打折扣。
随着“人生有梦·行在当下”主题演讲的开始,阵雨也步步逼近。窗外黑云压顶,窗内,却如霞光四溢,新员工抒发心中的豪情壮志,从儿时的虚无缥缈到长大以后的脚踏实地。思想碰撞之后,逐渐明白,“有品质的工作,才能带来有品质的生活”。从这一刻开始,我们在项目部共同成长,这种成长,需要在经历过艰苦卓绝的难忘岁月之后,才能修炼出强劲的内核。
一席简单朴素的迎新宴,我们各诉衷肠;一个风起云涌的雷雨夜,我们心怀安详……项目部的迎新活动就这样结束了。从明天起,我们奔向各自岗位,管他长江南岸与北岸,你我手不能相牵,心却同在。未来的四年,不管山路崎岖,还是彩虹悬空,都要坦然面对,更要历练成钢。

    流水的营盘,铁打的兵。只愿他日到来之时——沌口之后,下一座桥,人依旧,而,情更深,意愈浓。

二航网群 Network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