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发改委一纸批文,沌口公路长江大桥,这个体量达52亿的超大项目,如同一艘航空母舰,正式开始启动。而为这艘航空母舰装备的第一架舰载机,就是为项目成本管控保驾护航而开发的“沌口长江大桥成本管理系统”。
蒋董事长提出“让成本还原,让风险受控”。成本管控最重要的就是过程控制,我们不需要事后已成定局的总结,我们需要的是过程当中完全的受控。我们要先算好账、心中有底再干活,边干还要边算,以堵塞漏洞,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干完活,成本清晰还原。
任何事都是说的容易做起来难。传统项目成本核算工作,需要多个部门组织大量人力配合完成,在辛苦的工作后,却往往由于没有时效性而失去了指导意义;或是难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出现大的偏差;或是在工期紧张时,因为现场工作任务太重而无法保证成本核算工作的持续性。沌口大桥项目体量大,线路长,又分南北两岸,现场成本管控难度更大。怎么办?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沌口大桥项目经理在管理上创新思路,决定开发“沌口大桥成本管理系统”。
项目经理在项目班子会上分析到,沌口大桥项目,建安费约33个亿,工期36个月,单月平均产值接近1个亿。因此如果每个月因为管理上的偏差出现1%的损失,就是近100万元,这个损失是无法承受和弥补的。但对于沌口大桥这艘巨轮,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管理系统来动态管控,在实际的工作是很难调整偏差的。因此,必须要开发成本管理系统,把工作细化到每天,每个部门,让整个项目在成本管控过程中上下、左右联动起来。
于是在项目的成本管理系统开发上,沌口长江大桥项目部首开先河。项目部加大投入,通过甄选,决定与华中科技大学携手,共同开发系统。项目成立了“成本管控系统”开发小组,所有与成本相关的部门,如物资、设备、合约、综合办、财务等负责人都参于了开发。通过在项目上持续的宣贯,大家都认识到这项工作的意义,积极支持这项工作。大家认真的讨论每一个成本模块,每一个管控流程,并转换成电脑软件。在开发的过程中,项目的管理人员得到了很好的提升,每个人在成本管理的理念上都有了提高。大家共同思考项目成本管控的思路和方法,以及各种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并明确了日后操作该系统的责任人和权限。
成本管控系统的开发主要分三步走。第一步,项目部自己对各个单独的成本模块进行分析,明确成本管控流程、核算方式与指标。第二步,将各个单独的成本模块整合到一起,与华科一起交流,明确项目整体的成本管控流程和指标。第三步,由华科负责开发电脑软件,并和项目一起编制操作手册。经过近半年的艰辛努力,目前,第一期成本管理系统开发已初步完成,项目部已开始试运行与调试,力争在9月项目正式开工后上线,全面运行,如果效果良好,将计划进行更深入细化的开发。
而合约部将作为该系统的总负责部门,其它成本部门则各自按权限负责相应模块。该成本系统投入使用后,将可以清晰、动态的反应项目每个月的成本状态,并可以参照进度、产值进行分析。既可以掌握项目的整体成本,也可以了解每个与成本相关的部门的当月成本数据。项目管理团队可以凭借该系统进行时效性强的即时分析,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成本损失的原因,再作出针对性的调整。
有了这架成本管控的护航机,我们沌口大桥这艘航母,一定可以行驶在正确的路线上,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