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中央召开的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上,著名老艺术家闫肃作了题为《军旅文艺工作者也有“风花雪月”》的主题发言,形象诠释和热情赞美了那群最可爱的人的生存状态。我很受启发,也不禁思考,属于西成客专建设者的“风花雪月”又是什么呢?
铁军雄风
“轰…轰…轰…”,还未等走进工地现场,耳边首先传来的就是施工一线的机器轰鸣声,在共鸣的作用下,这些各式各样的声音汇成一曲美妙的交响乐,在整个山谷回荡,巍峨的山峦也随着这美妙的舞曲轻轻震动。在那蜿蜒的施工便道上,一台台水泥泵车、运渣车喘着粗气来回穿梭,车轮扬起遮天蔽日的灰尘,弥漫在整个天空,俨然就像一个充满“硝烟”的战场。一群全副武装的建设者,正吼着豪迈的号子紧张有序的施工,丝毫不理会脸颊上滑落成线的汗水。当你走进西成,这些最普通也是最动人的劳动画面随处可见。
在这条弥漫着 “硝烟”的战线上,冲锋号吹起的不是刀光剑影、攻城拔寨的残酷,而是热火朝天中踏实苦干的默默奉献。从铁路隧道施工的后来者,到标准化建设的急先锋;从施工工艺的优化创新,到安全生产的平稳可控;从入场征迁的艰难苦涩,到路地关系的紧密和谐。工程开工两年来,每一位西成人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与激情,展示着二航铁军的雄风。
工地护花
一天清晨,技术员小刘又像往常一样来到隧道洞口,巡查是否有落石或其它障碍物阻塞施工车辆的进出。昨夜加班的疲倦还留存在他的脸颊上,但还是早早离开温暖的被窝,赶在出工的大部队到来前,开始了巡查工作,以保证隧道进出的畅通。
这时,离隧道口不远处一片盛开的杜鹃花引起了他的注意。只见色彩绚烂的花朵,争相露出笑脸,浮于花瓣上的露珠在阳光的照射下也显得分外晶莹。小刘兴奋不已,连忙叫几名正准备上工的工友来赏花。原来,前不久突降暴雨导致小型山体滑坡,使得这片杜鹃刚好被滑落的石块和泥土所覆盖。当时,小刘和工友们共同清理石块后,发现杜鹃花已经伤痕累累,大家都在担心它们能否存活?没想到今天它们却绽放地如此美丽,大家都被眼前这片杜鹃顽强的生命力深深折服,纷纷拍照留念,项目部王书记还特意以这片杜鹃花为对象,在全项目部开展了保护生态的主题教育活动。
自西成客专项目进场以来,本着“少扰动,原生态”的建设方针,在保证工程建设的基础上,致力于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多次拯救野生动植物,受到了当地政府和村民的一致好评。
踏冰饮雪
秦岭的冬天,注定是雪的世界。对于很多生长在南方的人来说,看雪景也许是最让人兴奋的,飘飘洒洒的雪花,如柳絮,如芦花,如轻烟,瞬间将天地渲染成苍茫一片,给人一种“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美感。但是,对于安全总监老岳来说,雪所带来的更多是沉重与艰难。
每当冬季来临,老岳都更加忙碌,这位军人出身的老安全员,几十年的建设生涯,依然保持着军人一贯的严谨与担当。对于秦岭的雪,他是又爱又恨,爱是因为雪的美丽,恨是因为雪带来的安全隐患。项目部所属的九工区,位于秦岭最深处,平均海拔达到了1300m,九曲十八弯的施工便道,就是在平日里连驾驶经验丰富的老司机,也得冒一身冷汗,更何况在这雪深路滑的冬天。但是,对于老岳来说,路越是难走,他越要往上走。“作为安全员,就是要以发现和排除隐患为天职”,这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由于大雪封山,里面的车出不来,外面的车也进不去,每当这时,老岳都要弃车徒步在施工便道上巡视一遍。已经上了年纪的他,走上一段路就已经气喘嘘嘘,脚步也变得越来越沉重,就是这样他也从来没有放弃,累了就席地而坐原地休息,渴了就搓一把雪往嘴里塞。直到巡视完所有的施工便道,确认没有安全隐患,他才心满意足的返回,背后留下的是一行孤独的脚印。
孤山冷月
对于中国人来说,中秋节也许是最能寄托团圆情结的节日。今年的中秋节却正是项目上施工生产最紧张的时候,对于项目部王书记来说,意味着又要和老伴“爽约”不能回家过节了。
那天一大早,老书记早早的起了床,在项目部“巡视”一遍,开启一天的工作序幕。早起是他几十年四海为家建设生涯养成的习惯,如今已经成为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今年的中秋节老书记显得格外的忙碌,几天前就已经把行程安排的满满的,下工区慰问,当篮球赛裁判,主持中秋座谈会,等他忙完了这一天的所有安排,才发现手机上已有了老伴的好几个未接电话。
老书记默默来到项目外的一片荒地,重新拨通了那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号码,电话那头传来的是老伴的几声叹息。挂断电话,老书记看着眼前望不穿的大山,从来没有感觉这山像现在这样孤独和冷清。回想参加工作的四十多年,陪家人过中秋节的次数屈指可数,每每想到这,老书记心中就充满了遗憾,这个要强了一辈子的湖北汉子,眼角不禁泛起了泪花。“月亮在天上,我在地上,就像你在天涯,我在海角,月亮升的再高,也高不过天,你走的再远,也走不出我的思念”老书记含着泪唱起了自己最喜欢的这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