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上楼梯,都会见到他。他面带微笑,礼貌地打声招呼,拿起扫帚,用力地,日复一日地,扫除哪怕一丁点的灰尘。
下雨天,沾满泥的鞋在办公楼三层水泥台阶上走上走下,他不厌其烦,用力地,来来回回,扫来扫去,努力保持地面的整洁。
“周师傅,歇歇吧!”对这位两鬓斑白,像父辈一样的老农民,每次我都充满敬意地问候。
“没事”。他乐呵呵地说,依然扫来扫去。
生活就这样简单的重复着。他每天很早就到山上的员工生活区收拾垃圾,拖着装满的垃圾筒,走上几公里路,倒掉,装满,倒掉。他经常帮员工扛水,收衣服,自己包东北饺子,喊着一帮同事,一起分享。
他逢人就笑,似乎过得很幸福。他常陪着老伴,逛逛周边的田野村庄,在项目部种点花和菜,闲不住,帮帮别人,有好吃的,也给人送一点。他老伴很随和,像他一样爱笑,跟人相处得挺融洽。在旁人看来,他们挺幸福。但当我得知他老伴已身患重症时,我不禁被他们乐观面对生活的态度所感染。面对生活的不幸,他们没有去抱怨,去责备,而是用平常心,努力工作,努力生活。虽然日子过得并不富裕,但他们却能坚强地面对各种磨难,努力在平凡中享受清淡的生活。他们相濡以沫,白头偕老,不也是过得挺幸福吗?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追求。
你幸福吗?这个流行语常引发我对幸福的思考。
我是农民的儿子。从父辈耕耘的黄土地上走向了很多人向往的大城市,有了份稳定的工作。在家乡人看来,我是幸福的。可到了大城市,房价高企,生活成本高,就业、买房、结婚、事业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来,生活压力明显增大。对生活在大城市里的“80后”来讲,我又是不幸福的。在武汉,很多人羡慕我们施工企业蒸蒸日上,生活有品质。在他们眼里,我们是幸福的。可在有些员工看来,我们常年漂泊在外,不能尽孝,不能陪伴家人,过着两地分居,“白加黑”、“五加二”、“晴加雨”单调乏味的野外生活,与收入相当,固定有节假日的人相比,我们又是不幸福的。
我幸福吗?我们到底幸不幸福?每个人和每个群体都有自己的答案。每个人出生、成长的环境和经历不同,对幸福的理解也会不同。幸福只是一种个体感觉。所谓,知足常乐,幸福跟贫穷和富贵没有必然联系。心为物役,富而不幸,物为心役,穷而有福。《红楼梦》里四大家族从繁华走向没落,落得“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贪官入狱,家破人亡,即使富贵满贯,最终不就是“财务保管员”吗?知识分子安贫乐道,追求精神自由、超脱,所谓“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生活在田园般的简单世界里,不也是挺幸福的吗?
我们生活在现实的世界里,上有老,下有小,养家糊口的压力是真实的存在。过上好日子是我们每个人的幸福观。靠奋斗,靠本事,努力正当地赚钱,使自己生活得美满是持续永久的幸福。靠投机取巧,走歪门邪道,赚取不义之财,即使得到短暂的快乐,终究会不幸福。在浮躁的物质社会里,有些人本可以过得很幸福,可内心的欲望常常禁不起外部环境的诱惑。权力、金钱、美女,使多少人最终翻了跟头,犯了错误,丧失了原本属于自己的幸福。
很多丧失幸福的人抱怨环境,感叹身不由己,用“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脚”宽恕自己的错误。的确,环境造人,每个人都不是生活在真空里,社会不良的风气会让有些人侵蚀、腐化。但同时,有些人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站得直,坐得稳,牢牢把握自己的幸福。
幸福不幸福不在外部环境,而在于自己的内心。很多人的不幸福,是由比较心态造成的。所谓,人比人气死人。“这山望着那山高”,“吃在碗里,看着锅里”,“我的能力比他强,凭什么他比我升迁得快?”,“我的贡献大,那些老板凭什么开豪车,买豪宅,我连套房都买不起?”。这样比下去,气得自己灰心、失望、绝望,即使物质充实,还是不幸福。
摸着良心,自己跟自己比,终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今天读了几本书,写了几篇文章,有哪些新的收获?我的思想境界是不是提升了?技能是不是提高了?经验是不是丰富了?今天是不是比昨天有进步了?比照着自己的人生轨迹,每个阶段是不是都有小小的成绩,是不是有属于自己的精彩故事,是不是过得比以前更快乐。只有自己以进步为尺度,才会量出生活的幸福,活出精彩的人生。
幸福是一把尺,可以量出我们的喜怒哀乐,量出我们面对生活的态度,量出我们的思想境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国家幸福,才有个人幸福的幸福观;“富贵不能淫,贫*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坚守道义的幸福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热爱自然的幸福观。
生活在互联网时代,我们过得更精彩。拿起手机能视频电话、看书读报,上网站看新闻、听音乐、看电影、玩游戏、炒股票。闲暇时,旅旅游,拍拍照,在微信上分享自己的快乐,粉丝们点点赞。在这个最能发挥个人价值、最能分享快乐的时代,我们过得是多么幸福啊!
“人生有味是清欢”,当我们用美好的心态,去感受、去体验生命之美时,我们会发现我们爱生活,生活也会爱我们。让我们在简单、平凡、宁静的生活中,去享受生活之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