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公司要闻

首页 新闻中心公司要闻

分公司京沪高速铁路项目部成为京沪高铁首家通过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单位

发布时间:2009-08-27阅读次数:

2009820,五分公司京沪高速铁路作业工区先期架梁方向(里程桩号为:DK1153+868.25DK1158+898.50)通过铁二院专家组织的沉降变形观测评估,成为京沪高速铁路首家通过沉降变形观测评估的单位。

京沪高铁土建六标一工区第一作业工区施工范围为丹阳至昆山特大桥常州东桥段(二)和常澄锡桥段,里程桩号为DK1148+522.48DK1171+750,正线长23.23Km,本地区属于长江冲击平原,地表含水量丰富,属区域沉降区,因此工作基点稳定性不强,沉降观测工作难度大,桥梁桩基为摩擦桩,桥梁轨道结构为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设计行车速度350Km/h

根据《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中无砟轨道对线下结构物的工后沉降要求:桥梁墩台均匀沉降量≤20mm、相邻墩台沉降量之差≤5mm。按设计要求,无砟轨道铺设施工需在线下工程沉降评估结果合格的基础上进行,因此沉降变形评估结果将对无砟轨道工程施工、工程交工验收乃至“工后零沉降”造成直接影响。

20097月,随着先期架梁方向最后一榀箱梁架设完毕,先架方向满足沉降评估要求的施工段落(架梁完成3个月以上)DK1153+868.25DK1158+898.50开始评估工作,该段架梁墩台累计沉降量最大值5.92mm,墩台号为371#墩,墩台中心里程为DK 1158+219.8 ,共观测275天,45期。铁二院专家通过对观测数据、异常台帐、工作基点台帐、测量布置图、测点观测时间等资料进行分析评估后,确定该段桥梁沉降变形观测满足设计要求,这为接下来的无砟轨道工程施工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标志着五分公司京沪高铁作业工区已成功实施工序转换,由线下工程施工向无砟轨道施工工序挺进。

二航网群 Network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