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上午10点29分,公司哈大双城(29号)制梁场顺利完成第546孔箱梁的预制,同时也标志着双城梁场提前15天完成所有的箱梁预制任务,成为中交管段首家完成全部制梁计划的单位。 公司承担施工的哈大客专的最北段,管段起讫里程为DK883+226.24~DK918+300,全长35.074公里,起点位于双城市双城镇,终点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王岗镇,下设双城和道里两个制梁场,箱梁制架共1076榀。双城梁场占地面积262亩,共有制梁台座10个,存梁台座100个。按其功能共设九个区,即钢筋与钢绞线下料加工区、钢筋绑扎区、制梁区、存梁区、锅炉供热区、混凝土拌合区、砂石料储存区、蓄水与污水沉淀排放区、生活办公区。共承担546孔(调整后)混凝土双线简支箱梁的预制任务,月生产能力75孔,存梁能力100孔。 两年来,哈大一分部项目部科学谋划、周密部署,不断强化生产要素配置和现场组织管理,坚持队伍培训和技术交底,严格质量控制和安全作业,实行责任落实至终端,全力推进箱梁生产。经过全体参建员工顽强拼搏和不懈奋斗,克服了工期紧、任务重、标准高等诸多困难,如期实现了安全、优质箱梁预制任务的目标。 2007年9月21日,首批梁场建设人员进场,因为是第一次在高寒地区施工,在铁路建设经验还不完全成熟,加之技术人员紧缺,没有太多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克服了诸多困难,仅用了四个多月(除冬休)的时间,就将一片玉米地变成了一个现代化的箱梁生产大场,梁场的制梁台座成“品”字排开,该设计为后来箱梁的批量生产提供了便利。 08年6月15日,公司哈大客专的第一孔32米箱梁在双城制梁场诞生,这也是二航局铁路施工史上第一大梁,无论是规模、混凝土方量还是施工难度都创造了全局之最。还未来得及分享成功的喜悦,一场关键性的考验又摆在了面前——箱梁取证。箱梁取证能否一次性成功直接关系到箱梁生产,项目部从上到下积极行动起来,放弃了休息时间,认真准备内业与外业资料,目的就是在这场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战斗中取胜。2008年8月21日,在核查组召开的核查末次会议上核查组组长陈晓冬宣布核查意见:8款否决项全部合格,45款非否决项未出现1款严重不合格,并且一般不合格项未超过12款,对制梁场核查结论为合格。所有参与取证的人员刹那间沸腾了。 成功取证后,梁场开始投入到批量生产中去,然而梁场的生产并非一帆风顺,由于运梁车和架桥机迟迟不能按合同期到场,存梁台座制满后梁场将面临停工;地方交通部门抢修公路路面致使原材料无法进场,原材料供应不足等诸多原因造成进度一直排在中交前列的双城梁场开始滞后,不能行成大规模制梁。 2009年,业主要求将工期提前一年,随后又与局经理部签定了《目标责任书》。责任书签订后,从项目部领导班子到梁场管理人员再到协作队伍负责人个个感到压力巨大,人人感到了肩上的责任。面对强大的压力,领导班子认为唯一的办法就是在加快制梁进度上做文章。如何加快和缩短单片梁的预制时间,技术人员从工序上做文章,缩短每道工序的时间,尽量缩短单片梁的循环时间,争取以最快的速度移出制梁台。最初设计梁场日平均生产能力为1.5孔,后来以每月50孔、65孔、75孔逐步增加,月最大生产能力达到了80孔。制梁台座 “品”字形设计也有效杜绝了交叉施工中可能出现的施工干扰。 双城制梁场是公司有史以来承担的第一个特大型客专梁场,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离不开团结协作、敢于创新、能打硬仗的团队;更离不开一批敢于拼搏、富有激情的年轻人,正是他们在哈大客专这个大舞台上,用青春和激情谱写着一首首壮丽的华章,用火热的激情演绎着二航“争科技领先,创管理一流”的精神。哈大客专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和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为公司铁路建设发展储备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