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 28日二航局首个BOT公路项目——内蒙古国道109清大公路及小沙湾黄河大桥正式开通。
一辆辆满载煤炭的大货车疾驰而去,标志着该公路项目开始投入运营。这条总投资6.3亿元,全长48.29公里跨越黄河两岸,连接内蒙古准格尔旗和清水河县的交通干线,将全国最大的准旗露天煤矿至山西大同的行车时间整整缩短两个小时,它的建成通车,不仅贯通了整个109线,使内蒙古地区的煤炭资源运输直达华北地区及京、津等大中型城市,拉动地方经济,完善国道公路网的功能,同时,也创下了公司在北方地区“第一次在黄河上建特大桥,第一次实施BOT公路项目,第一次在黄河上承建同类桥梁中堪称黄河第一高墩桥”的三个第一载入二航局发展史册。
上下合力谱新篇
2006年8月,内蒙古小沙湾黄河大桥3#主墩10号孔正式开钻,从此,拉开清大公路建设的序幕。翻开建设历程,我们会发现它的每一步都印证着二航局领导的心血、凝聚着建设者们的智慧和汗水。
清大公路即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至准格尔旗大饭铺路段。全长41.69公里,分公路、桥梁两个部分。公路按山岭重丘区一级公路标准建设,为双向二车道。桥梁有四座,其中小沙湾黄河大桥全长831.25米,最大墩高100米,为黄河上第一高墩桥。清大公路就技术含量和施工难度,实属常规施工,对于具有建造110多座大中型桥梁和600多公里高等级公路建设史的二航局来说,并非一件难事。然而,由于该工程属公司首个“BOT”公路项目,它的成败不仅关系着公司资本运作、市场占领,更关系着企业的持续发展。为此,引起了公司上下的高度重视。
工程前期为把好投资前景命脉,做好清大公路铺垫,公司领导通过对投资环境,融资条件,地方经济实力,人文环境以及合资伙伴等各方面的论证,确立了与北京国际信托有限公司联合投资承接此项工程,并组建了呼和浩特市天虹公路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作为项目法人负责项目的管理和建设。工程建设期间,公司和“北国投”董事长、总经理王海怀、刘建华等领导多次亲临施工现场考察、指导。每当工程转换重点工序时,公司就派专家进驻现场调研、督查,深入工地排忧解难,为工程建设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冬送温暖、夏送清凉、各级工会多次到工地慰问,特别是被总书记接见过的公司桥梁建设功臣杨志德副总经理亲临工地,极大地鼓舞了建设者们的士气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上下合力,其利断金。二航广大建设者们和设计、监理、交通单位、协作施工队一道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质量上严格把关,管理上以人为本,在有限的施工时间内充分发扬二航人吃苦耐劳、顽强奋斗的精神,克服气候恶劣、施工条件差、征地协调难、可利用社会资源少,工期压力大等诸多困难,携手共建精品工程、环保工程、节约工程,打造黄河第一高桥,谱写二航新篇章。
精心施工铸精品
2007年,小沙湾黄河大桥在紧张有序的施工着。正值2#主墩封顶,人们满怀激情登上百米高空,准备浇筑混凝土时,现场监理发现个别波纹管固定位置不到位,责令已经开盘的搅拌站停下,重新调整好钢筋和波纹管再行施工;路基护坡一个作业队在砌石施工时,所用块石尺寸比标准要求稍微小了点,也被要求重新返工。在工程建设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在少数。为创精品工程,开工伊始,清大公路项目部把“创精品工程,树企业形象”当成头等大事,以对企业对历史负责的精神把工程质量放在首位。他们制定了《清大公路项目管理办法》,制定了创优规划,建立了质量监督保障体系,并通过社会招标,聘请北京华路捷工程技术监理公司,对工程进行监督管理。
清大公路有四桥,即小沙湾黄河大桥、大沙湾大桥、永兴店大桥和不灿哇大桥。其中永兴店大桥结构并不复杂,因桥梁要横跨准能铁路,需预制50米T梁。负责施工的第三项目部丝毫没有放松质量监控。每制一榀T梁,项目领导亲临现场检查,确保每一道施工工序都符合规范要求。预应力箱梁预制,采用高标号混凝土施工,原材料质量控制显得极为重要。为掌握第一手材料,项目总工周义军从源头把好质量关,他带领物资、实验等部门负责人,驱车百里,找遍了附近的砂石料厂,货比三家选择最佳地材,对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即使砂石料车到家门,也坚决拒收。
在黄河上建大桥,二航局还是第一次。小沙湾黄河大桥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二航局的信誉,影响到该项目今后的营运效益。对此,全体建桥人员给予高度重视。每走一步总是小心谨慎。小沙湾黄河大桥主墩为钢筋砼双薄壁变截面空心墩,采用接口翻模施工。由于主墩是空心薄壁结构,每节砼浇筑前施工人员都认真进行钢筋和内外模板的验收,控制标高和几何尺寸,严格施工程序,合理划分砼振捣区,责任落实到人,避免过振和漏振。若有漏振造成严重缺陷的,项目部毫不留情地推倒重来,不留质量隐患。3#墩墩身首节混凝土浇筑时,出了质量缺陷,项目部当众凿除了不合格产品,并以此为教训召开了质量事故现场会。自此,直到大桥竣工之日,再未发生过质量缺陷事故。
施工过程中,有人曾流露一些忽视工程质量苗头,认为“BOT”工程就是自家的活自家干,不必对自己过分苛刻。为了强化施工人员质量意识,高速优质地完成施工任务,业主、项目总部联合组织各作业队、监理等单位开展多个节点战役劳动竞赛活动,实行“奖优罚劣”。特别是2008年开展的“百日质量竞赛活动”得到公司总经理董事长王海怀的关注,他在百忙中向天虹公司(业主)总经理郑勇生发来短信“清大无小事,小沙湾黄河大桥,安全、质量一定要抓好”鼓励员工们开展好百日质量竞赛,把工程搞好。主梁悬浇是小沙湾黄河大桥施工的关键工序,悬臂端采用挂篮施工,浇筑净宽11米,每节平均延伸2米,在百米高空作业安全风险大,当地村民戏言施工人员为“空中走钢丝”——险!为确保箱梁成功浇筑,项目部除进行严格的安全技术交底外,还召开挂篮施工专题会议,制定了六项质量控制措施,确保工程质量万无一失。不定期的检查、抽查、强化过程控制,也是项目部一直坚持的做法,路基施工时,一次业主会同监理、质检部门对路基防护工程进行破坏性检查,选取已完工的具有代表性的片石砌体,用风镐清除表面砂浆并取出片石,检查内部砂浆饱满度及砌体尺寸,同时对大面积平整度、墙体坡度等外部指标进行检查,不允许出现不合格产品。
冬季施工是对二航人在北方施工的又一技术考验,为保证冬季施工的工程质量,项目部在施工工序改进上做质量文章,如混凝土配合比采用双掺技术,泵管用草绳捆绑,水池进行加热,为提高混凝土浇筑强度施工现场实行24小时不间断温控。由于各项措施到位,冬季施工中同样保证了施工进度和产品质量的双保目标,为最终创优质工程奠定了坚定的基石。
热血奉献谱壮歌
2009年10月1日,清大公路项目部举行“迎中秋庆国庆”秋季长跑活动。建设者们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踏上自己新建的大道,迈着矫健的步伐向终点冲去,一种无比自豪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大家感慨万分,在欢庆之余,他们没有忘却磨打滚爬的岁月。雄傲塞外的黄河第一高桥,宛如玉带的清大公路,像一座无言的丰碑,忠实记载了建设者为之奋斗的风风雨雨。三年前的今天,二航人顶着凛冽的寒风,踏上北去的征程。建设者队伍中有一位刚分配到清大项目部名叫刘俊才的大学生,他与老职工们同行到了施工现场,一看惊呆了,这里是一片光秃秃的山和一望无际的黄土,沟壑纵横,不见绿草和牛羊。领导告诉他,清大公路就在这里兴建。这位大学生没有退却,他脱下学生装,穿上工作服,在这片俗称“鸡爪”地形“U”型沟的黄土高坡上,一呆就是几年,他吃在工地,睡在老乡家的炕头,风里来雨里去,从未说过“苦”字。
小沙湾黄河大桥处在黄河风口上,两岸绝壁悬崖,峻峭挺拔。冬天北风一吹,人们被冻得血色青紫,春夏之交,沙尘暴肆虐,实在让人难受,恶劣的自然环境给建设者来了个下马威,施工大型船舶设备如何进入现场成为一个拦路虎。在困难面前,二航人从不言一个“难”字,他们架起了200米长的钢栈桥,搭起平台开钻打桩。施工材料无船运到黄河对岸,他们又想方设法在空中架起一条长160米的空中走廊——人工浮桥,肩挑人抬坚持施工......
大桥施工中,让人担忧的是每年3月的冰凌期。刚开始二航建设者对冰凌的认识缺乏足够重视,认为不就是冰块随河水漂流,对桩基施工无多大妨碍。其实不然,由冰块叠结而成的冰凌大似足球场,小的也有几平方米,它顺流直下冲击破坏力无比。07年3月20日,冰凌袭击时,3#主墩直接受到冲击,施工平台和钢栈桥出现明显晃动,眼看桩基就有危险,共产党员们、青年突击队员们不顾生命的危险,冲在抗冰凌前线,转移设备,加固平台,保住了国家财产,也保住了黄河大桥。在抗冰凌总结会上,黄河委领导说“黄河上三个在建工程,除小沙湾大桥外,其他两个项目均有400多万元的损失,二航的防凌工作做得最到位”。这是对二航工作的肯定。
征地拆地协调难问题则是一直困扰施工始终的问题。清大公路全线40多公里,途经两县(旗)、多个乡镇、行政村,需迁坟60多座(含公墓),拆除村房40余间(含窑洞),还涉及一些便道、涵洞等。从长远来看兴建清大公路对地方各个层面上绝对是大好事,但在微观层面上征地拆迁总会出现利益调整。出现个别抵触是正常的,只要做好群众工作就行了,明确这一思想后,项目部和业主成立了协调办,项目书记陈超英参与此项工作。只因清大公路是”BOT”工程,地方政府支持力度小,征地拆迁工作特别难做。一位年过7旬的李老太,一提房屋拆迁,她激动地用手比划着自己的脖子说“要征地你们先把我这个(头)征了吧”,永兴店大桥最后铺黑时,一位“老革命”盘腿在路中阻路,使铺沥青施工被迫停下。为了项目早日竣工,项目副经理陈林、书记陈超英苦口婆心地做老乡的工作,他们走家串村,时间一长,当地人誉为他俩是“村长”和“村支书”了。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二航人抱着“修一条公路,留一片美誉,交一方朋友,富一方人民”的理念,本着“方便当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劳动”的原则,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已任,尽可能地解决和满足人民群众的合理要求,工程建设期间,清大公路项目部为民兴建便道42条,大大方便了群众的生产和生活。
历经四载风霜雪,铺就内蒙清大路。四年来,二航建设者们顽强拼搏,用双手把钢筋编织成路桥的筋骨,用热血把石浆浇注成路桥的基石,清大公路宛如金色飘带,在这条金色飘带上,铺就的不仅仅是砾石、沥青和钢筋水泥,还有着无数建设者的智慧和汗水。如今,清大公路这条金色飘带已经镶嵌在了内蒙古这片辽阔的大地上。
宛如玉带的清大公路
小沙湾收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