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公司要闻

首页 新闻中心公司要闻

低碳环保施工技术 给力江西旅游高速

发布时间:2011-04-06阅读次数:
2011330日下午,一支40多人的考察团来到中交二航局五分公司承建的永武高速A7标西海服务区涵洞施工现场,饶有兴致的现场观看施工的整个过程,详细询问着有关的技术问题,并时不时在听取现场施工技术负责人的回复同时做些简要记录。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一起对这样一个普通的高速公路涵洞施工现场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呢?带着这个疑问,笔者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原来这些技术人员都是来自江西省各地市公路勘察设计单位、项目建设单位的技术精英,他们是因为参加当日举办的由江西省公路学会与桥隧岩土专业委员会、交通工程监理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金属波纹管桥涵应用技术施工现场交流会”才来到永武高速这个普通的涵洞施工现场的。吸引他们来这里的原因,正是因为在这个普通的涵洞施工现场,正进行着江西省高速公路建设中的第一道金属波纹管涵的施工工作,这一低碳环保施工技术材料应用正从设计成为现实。
说起这道金属波纹管涵,作为A7标项目总工程师的高级工程师李镇感慨万千,对她的由来更是如数家珍。俗话说好事多磨,这道具有特殊意义的金属波纹管涵也有类似的经历。江西省永修至武宁(庐山西海)高速公路沿美丽的庐山西海北岸迤逦西行,按设计规划在全线施工自然条件最差,工程量最大的路基标A7标中设置全线唯一的服务区--西海服务区,该服务区总占地超过300亩,为了解决其阻水问题,设计了一道3×2.5m盖板涵横贯服务区主线及场区,涵长219米,将右侧冲沟的汇水引入左侧柘林湖内。
20106月份,该涵洞除洞口八字墙外主体已施工完毕,后因业主服务区先后数次设计变更,该涵洞先后增加至260米、290米,最后定格在309米。而进入20106月份以后,长江流域暴雨成灾,江西省成为重灾区之一,长江中下游长时间维持在警戒水位上下,受长江和鄱阳湖水位梯次顶托,柘林湖水位一直在高位运行,淹过涵洞设计底标高2.5米以上长达7个月之久,因设计新延长的涵洞所在场区本身是填湖而来,渗水面积大,渗水严重,采用围堰排水无法创造适合的干施工条件,按常规公共工艺根本无法施工,涵洞施工工作被迫中断。
鉴于未完成的该盖板涵将严重影响服务区房建工程施工,为了确保该涵洞能及时完工,维护企业在江西市场良好的信誉,项目部技术管理人员积极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通过对多种方案的比对优选,决定以新材料、新技术在施工方面的应用作为切入点,依托二航局强大的技术实力,大胆提出将剩余盖板涵变更为直径3.0m金属波纹管涵的方案。
相比原设计方案,两者成本相当,但新方案更低碳环保,更便于快捷施工。2011年元月11日项目业主组织召开专题论证会,参建各方代表进行就该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深入全面的讨论,并最终将相关施工技术在细节上进行有效的补充。方案确定后,项目部立即联系落实施工材料,筹划完善实施方案,并赶在2011年春节前完成了30米试验段的施工工作,消除了业主的顾虑,获得了参加各方的一致好评。
发展低碳环保的绿色交通事业,科学技术是动力和条件,作为中交集团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工作实践中勤钻研、多实践,勇于探索新材料、新科技在施工方面的应用,积极探索其适用范围,在使用中进一步完善,从而找到适合特定环境的技术和材料,促进交通科技事业的发展,造福人民群众。而金属波纹管涵技术在江西永武高速的应用无疑是我们对这一理念最好的践行。
金属波纹管涵施工技术在永武高速的成功引进,得到了江西省质监站、公路协会的极大关注,而此次现场技术交流会的成功召开,除了让参会代表们直观感受了该技术的优势,更为这一技术在江西省高等级公路中的推广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据了解,江西永武高速公路是江西省第一条在在景区建设以旅游风景区命名的高速公路,该项目把打造全省生态旅游典型示范工程作为目标,在施工中注重环保节能等新技术的应用。金属波纹管涵是由碳钢钢板经专用设备加工而成的、带有波纹外形的、经耐腐蚀处理的金属管道状结构物,可以代替公路、铁路工程中的水泥圆管涵、盖板涵、箱涵及小型桥梁等构筑物,具有强度高、重量轻、寿命长、造价低、施工方便快捷、轴向柔性好、低碳环保以及后期维护方便等卓越的路用性能。与传统桥涵相比,金属波纹管桥涵的强度是水泥管的1.53倍,且重量仅为同规格水泥管的11515,使用寿命长达100年以上。在公路新改建工程、路基养护工程中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航网群 Network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