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沙福元路湘江大桥水上工区施工现场,有一面红旗屹立江中,沐浴在阳光下迎风飘扬。每天穿行江面船只,亦能被红旗上醒目的党徽和“创先争优先锋岗”几个大字所吸引,纵使黑风压城风雨大作,江面停航,唯独这面旗帜乘着风浪飘扬的更加遒劲有力,顶着雷鸣电闪越发熠熠光辉。这面旗帜是福元路湘江大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由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共同组成的“先锋岗”,它是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的象征,是推动整个湘江大桥建设的示范前哨。
福元路湘江大桥水上主墩有四个,每一个主墩由两个墩柱,20根直径为2.0m的钻孔灌注桩组成群桩基础。20#主墩位于湘江主航道上,距左右两个主墩各相距210m。因航道通航的需要,搭设钢栈桥必须预留210m通航道,因此,前往20#主墩不能搭设栈桥,20#主墩成了前后不靠的江中“孤岛”。
汛前能否将20#主墩抢出水面,事关整个湘江大桥的施工。鉴于此,项目党支部决定开展以20#主墩施工为主要内容的“创先争优先锋岗”活动,以此来推进工程的快速施工,并带动其它主墩的施工进展。
3月10日,“先锋岗”正式挂牌,此时正值湘江枯水期,据当地水文记载,湘江汛期一般在4月中下旬来临。这就是说在40多天里20#主墩必须完成剩余的10根桩基、两个承台、两个墩柱墩身各浇筑1—2节,完成混凝土方量4506立方米,才能确保安全度汛和大桥汛期正常施工。这是“先锋岗”的战斗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加至一切设备、施工材料均通过船只两次倒运,困难不言而喻。“先锋岗”14名成员在岗长、项目副经理肖伯强、卜星玮的带领下,分成两个班次,24小时轮轴转抢抓施工。为使先锋岗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先锋”,他们向党支部立下“军令状”,将参站人员重新分工,按“现场指挥、材料供应、设备保障、后勤供给、质量保证和交通安全等六个方面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同时,将施工节点和任务,按天按时重新科学调整,合理安排,一切立足“抢”字。肖经理的指令时时通过对讲机,就像“永不消逝的电波”,传达到每个岗位。一次,临近下班时,20#主墩急需钢筋,一位民工请示肖经理是否明天再运,他毫不犹豫地说:不行,明天有明天的事,我们这里晚一点,工程就得慢一天,夜深了,江上寒风萧萧,市民们都沉睡在梦乡里,唯有福元路湘江大桥施工现场和江中20#主墩灯火通明,钻机不停轰鸣,钢筋绑扎和焊接的在挑灯夜战……4月20日,主墩20#—2浇筑承台混凝土,1200平方米商品混凝土,通过船只一料斗一料斗的转运到承台上,先锋岗成员整整战斗了近40个小时,他们付出了比其它主墩多一倍的功劳,渴了他们在船上喝点水,倦了在船上打个盹,由于长时间不日不夜得战斗,大家面容憔悴了些,声音也沙哑了许多,但大家从未吐个“累”字,先锋岗成员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他们服从指挥,服从命令,互相支持,互相激励,经过近50天顽强拼搏,终于将20#主墩在汛前抢出了水面,为大桥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通过此次活动,党员得到了锤炼,入党积极分子得到了考验,项目部也摸索了一套“以点带面”典型引路的施工经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