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项目要控制好成本,大到工程质量、安全、工期掌控、施工工艺优化,设备合理调配、大宗材料采购,小到日常施工中的点点滴滴,只要用心,总能从管理中“抠”出效益。长沙市福元路湘江大桥是一座市政工程,项目部坚持在点滴之中讲“成本”、找“节点”,在节能降耗、降本增效中取得了良好的收效。
巧设铺垫 构建环境友好型企业
从引桥12#墩至11#墩施工现场,这中间要过一条宽16米的水泥马路,这条宽敞整洁的观景大道,车来人往,络绎不绝,但由于其荷载能力有限,并不适合大型机械设备穿越。怎样让设备安全穿越这条长沙市内重要的景观道路而又对道路不造成损害呢?
6月10日,因施工需要,项目部50吨履带吊即将穿越马路去11#墩现场,车行至围挡外却骤然刹住,两名员工飞速从场内拿来6块木板垫在马路上,司机在员工的引导下,履带吊缓缓踏上垫板,在场的市民驻足观看,爱路行动赢得了一片喝彩!钢铁大块头在市民赞许的眼光中缓缓通过。
废中淘宝 构建资源节约型企业
今年8月,福元路湘江大桥连续三跨钢拱梁整体顶推施工拉开序幕,这是大桥施工的重大节点,也是整个大桥的亮点。三跨钢拱梁构件总重量11595吨,由数百个单元构件拼装组合,单元构件拼装时需要搭设拼装平台,而制作拼装平台又需要上百座规格在1米至1.5米高的拼装台架和规格80×80公分的垫块(板),由于使用率不高,单独购买这种材料显然占用成本。
经过综合考虑,项目部最终利用现有的废钢护筒制作了简易台架,利用履带吊反复碾压整平,储备了近200吨钢板,不仅解决了搭设拼装平台所需的垫块(板),还解决了施工预埋件问题,仅此一项就为项目节约近百万元资金。
洪水来袭 见招拆招解水陆施工难题
去冬今春,项目部先是经过冬天“桃花水”涨水影响,接着又迎来四十年一遇的暴风雪,严重影响了大桥的施工。一次,湖南境内连降四天暴雨,湘江水位由原来的23.5米飙升到28.9米,大水淹没了正在施工的主墩19#钢套箱,水上作业被迫停止,四天后,大雨虽然停了,但由于湘江下游兴建拦河大堤,提高了水位,连续8天高水位依然不退,施工人员望水兴叹。
此时,项目部领导没有屈服,果敢调整施工布局,一方面改水上作业为陆上施工,另一方面,利用高水位,动用停泊待令的260吨大型浮吊,抢运27#墩钢套箱下沉,成功的解决了平时因低水位大型浮吊难以抵达27#墩附近作业的难题,仅此一项,不仅抢回了工期,还为工程减少至少一万立方米泥沙的临时航道疏梭工作量,总计节约资金近30万元。
点滴节约 全员践行成本控制有道
大桥建设是用电大户,施工高峰期及酷暑高温期,用电量更大,为节约每一度电,项目部给施工现场主要线路安装上电脑时针控制器,依据时长,确定现场14座镝灯和近百盏警示灯开关时间;生活区和办公区安装节能灯,消灭“长明灯”,对未在规定时间里开空调或忘记关闭空调者给予重罚。
为节约每一滴水,项目部在卫生间安装了感应式自动冲水器和按压式水龙头,工地砼养护、场地洒水、花草木浇水一律从湘江抽水使用,不占用城市一滴自来水;大桥施工每天有50多辆(台)机械设备需要燃油,为节约每一升油,项目部在设备使用上合理调配,少开空车,严格按节能措施,加强内控定额管理,对船舶用油则按“使用率”来核发,不多加一升油。使燃料消耗得到有效的控制。
为节约每一寸材,项目部合理配置,使用废旧材料和充分利用周转材料,尽量减少零星材料库存,推广新工艺、新材料,项目部施工区近2000米围挡均采用城市蓝色标准围挡,可拆性强,便于多次循环使用,即美观又节材。项目部临时钢栈桥采用槽钢作为桥面板,一改以往采用钢板作为桥面板的方式,使材料的调转率大大增强。在湘江大桥经过全体员工的努力,目前项目成本管控已跃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