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五分公司不辱使命,顺利完成公司管理提升试点任务,为管理提升活动开启了新局面。针对境外项目的管理工作,五分公司主张要“升”起来,又要“落”下去。
五分公司境外项目都处于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政治发育尚不健全的巴基斯坦、委内瑞拉等国家和地区,与国内的多重因素不相匹配,所以国内项目管理的经验难以复制到海外。为此,五分公司在公司管理体系的范围之内,结合分公司海外项目特点,“另起炉灶”,将海外项目管理作为特殊管理内容,在新版《管理手册》中具体展现出来,在海外项目投标、海外项目策划、海外项目技术管理、海外项目合同管理、海外项目进度管理、海外项目劳务管理等13个方面,自成体系,加强海外项目在政治、宗教、种族、法律等方面的应对意识。除此之外,还对海外项目的采购作出单独规定,堵塞住管理漏洞,让海外项目的管理水平摆脱不规范、随意的“土搞”,真正“升”起来。
与此同时,在“另起炉灶”的个性化体系文件出台后,分公司力挺海外项目管理“落地”,倡导在体系框架内,海外项目部结合自身实际和逐步积累起来的管理经验,更加自主地选择管理手段和管理技术,将海外项目管理目标解码,细化分解到具体的任务中去,让“看不见”的体系之手紧握“看得见”的行动之手,使海外项目管理“接地气”,共同牵引分公司国际化之路。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在在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只能保持一定的时期之内的上行态势,剔出因战争、特大型自然灾害等重大社会、自然因素之外,这类时期与经济发展的高速时期和上升时期大致重合,因而基础设施有其不可抗拒的历史轨迹。在该条规律的支配之下,中国在未来十数年或者数十年之内,基础设施将逐渐饱和。正如现在基建企业看到的那样,国内基建市场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西进运动”,这是东中部市场真空被不断充满的结果,也预示着,伴随中国经济腾飞的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将会步入“休眠期”,国内基建市场的“大繁荣景象”也会在不远的将来成为历史。所以,五分公司在推进海外项目管理的提升和落地方面,加快了进度,迈开了步伐。
据了解,自五分公司走出国门,进入海外市场以来,单项合同金额从7000多万美元增长到4.2亿美元;2011年,分公司把跟踪目标扩展到了新加坡、委内瑞拉、莫桑比克、坦桑尼亚等更多的亚非拉国家;2012年,分公司在海外共投标23项,超过了前两年的总和;今年,分公司有望在印尼运煤专用通道项目、莫桑比克大桥和巴基斯坦深水港码头堆场等项目上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