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公司要闻

首页 新闻中心公司要闻

8399.2米的掘进

发布时间:2015-08-10阅读次数:
秦岭巍峨雄浑,气贯中原,同时也成为横亘在川陕的交通屏障。司马迁在《史记》中写下“秦岭,天下之大阻”。从地图上看秦岭是一条线,有1600多公里长。若徒步横穿秦岭山脉,沿古道跋山涉水而行,要7~10天的时间。
 2012年12月,作为集团内最早踏入铁路施工行业的二航局一举中标西成铁路站前二标,受命打通又一条川陕铁路动脉,承建标段正线长34.301公里隧道长度占98%,6座隧道中有两条为长大隧道。
秦岭山脉特殊的地形地貌决定了境内沟壑纵横,而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因为“高速”二字,决定了铁路施工不能有明显的弯度和坡度。要在秦岭山脉中修建高速铁路,地理环境决定了施工之艰难,在于隐藏在山体内部的危岩、突泥、涌水等危险,在于地形条件,更在于技术创新与管理……
行路难——精准定点 垒石成道
测量是工程的先行军。项目进场后的首要任务是要找到作业面的准确位置,纸坊一号隧道全长8399.2米,要按照施工方案找到4个作业面,这对测量队的复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的洞口隐藏在莽莽秦岭中,根本无路可走,设计方案中最远的洞口要走一个多小时,往常测量队一大早就要带上干粮,扛上设备出行,一忙就是一整天,到了晚上才能回来。
“带着午饭去现场没什么,在秦岭山里搞测量,最怕遇到野猪等大型野生动物。”谈起那次野外测量经历,测量员南小虎忍不住的后怕起来。13年初的一天,南小虎和几个同事一同来到纸坊一号隧道明挖段作业面,就在他们刚刚开始定准定位工作的时候,一头野猪闯入作业区。看到那头不请自来的家伙,所有的测量员都惊呆了,从事野外测量以来,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野生动物。一时间所有人都不出声,就只见野猪慢慢悠悠地从测量场地中心穿过,将刚刚架好的GPS撞倒在地。
在确定工作面点位之后,接下来就是征迁和便道修建工作。作为主管征迁工作的项目部党工委书记王从志,刚一到纸坊一号隧道1号横洞附近时,被恶劣的施工环境吓了一大跳,从户菜路到施工洞口,直线距离不到1500米,需要提升400多米的高度,才能达到施工洞口,同时狭小的河沟旁只有一条小路直通山顶,施工机械很难通行。为了尽快完成征迁等前期准备工作,王从志和工作人员启动24小时“连轴转”模式,白天在村、镇、县,层层协调,晚上开会订协调方案,最终为纸坊一号隧道一号横洞在狭窄的山沟中“挤”出了一条延伸到工作面的便道线路。
                       多涌水——排堵结合、以排为主
   “在纸坊一号隧道施工中,最为突出和难以解决的是涌水问题。”四、五工区经理余登文介绍。纸坊一号隧道4个作业面中有三个分布在四、五工区,对于隧道内涌水多、水量大的问题,余登文深有体会。
纸坊一号隧道2号横洞刚开始进洞施工,放炮过后,山体内渗水如瀑布一般喷射而出,掌子面涌水量突然增大,达到每小时100方左右。面对突如其来的大量涌水,余登文带领工区总工、现场技术员和安全员,顶着头顶的瀑布安装抽水泵。但由于水量大、水流急,再加上反坡排水,抽水机排水速度没有涌水速度快,掌子面的积水又慢慢涨了上来。
项目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时任项目经理张育林,第一时间来到涌水掌子面,紧急调来两辆水罐车,现场坐镇指挥排水工作。三天四夜的不停工作,涌水终于排完了,所有参加排水的人员终于歇了一口气。
“经过多次涌水考验后,技术人员给掌子面涌水分了五个等级,小雨、大雨、溪流、喷泉、瀑布。”“针对不同等级的涌水,总结出八字方针——排堵结合、以排为主。”同时,有不同的应对方案,确保掌子面的安全。
第一次处理涌水停工了四天时间,但战胜此次涌水为大家带来了信心,最终他们依靠顽强的意志和不服输的精神,完成了3393米的反坡施工,将一次又一次涌水化险为夷。
求创新——奇思妙想 巧解难题
在现场管理中,对于存在的问题项目部坚持立行立改。因为拱顶养护工作不到位,钱海亮曾受到业主批评,怎样才能把拱顶养护工作做到位,钱海亮把这个问题装在了心里。
经过仔细观察,钱海亮发现拱顶养护不到位的原因,一是养护台车移动笨重,移动一次需要4个人;二是养护面积大,水压低,因此拱顶养护总是不达标。一天中午过后,钱海亮看到司机正在用喷水枪清洗汽车。受到启发,钱海亮马上找到设备部负责人,对高压喷水枪又进行完善。
新型的类似高压水枪的“养护小车”,通过对高压水枪的修改,一方面增加了水压,使水枪能够达到9.2米的拱顶位置;另一方面增加了储水设备,将原来储水容器增加了3—4倍,一次加水就能完成二分之一板二衬(12米)的养护工作;而且新型的“养护小车”只要一个人就能完成加水、移动等操作,极大的方便了现场人员养护。当西成公司业主再次来到纸坊一号隧道检查时,发现这台小车便捷、小巧易于操作,总经理晋志毅当场赞扬:小钱不错,同时要求将“养护小车”在西成客专全线推广。
二航网群 Network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