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随着最后一次振捣完成,由中交二航局承建的襄阳东西轴线道路工程鱼梁洲段PPP项目首节沉管ES管节成功完成浇筑任务,标志着华中地区首条沉管隧道建设全面拉开序幕。
襄阳东西轴线项目是契合襄阳“一心四城”空间布局、联系樊城老城区与东津新区的新快捷通道。项目路线西起襄荆高速,过鱼梁洲,至东津新区,终点接绕城高速东津互通收费站,全长26.3公里。
其中,鱼梁洲段起于大庆东路东侧,向东下穿沿江大道、汉江西汊、鱼梁洲后,继续向东下穿汉江东汊、纵二路,接入横七路,止于纵四路西侧,全长5.4公里,为双向六车道城市快速路,主线设计时速60公里。
该项目严格遵循生态保护原则,以隧道施工为主,其中下穿汉江的沉管隧道总长1.011公里,为汉江第一条公路隧道,也是华中地区首条沉管隧道及国内整体建设规模最大的内河沉管隧道,具有引领内河沉管隧道技术发展的重要意义。
该沉管隧道共含10节沉管,为国内首次采用约1300米长距离大规模的双轴线干坞进行预制,主要分成东汊和西汊两个干坞预制场实施,其中东汊干坞承担6节沉管预制任务。
沉管干坞是建于陆地、用以进行沉管预制施工及管节起浮的构筑物。“干坞预制场的作用类似于造船厂,沉管在这里制作完成后将由拖轮运至河道指定地点沉放。”项目总工介绍道。东汊干坞采用在陆地明挖隧道轴线上建造干坞的施工方案,这与在隧道主线外建造独立干坞的方案相比,有着浮运距离近、航道疏浚风险小、岸上明挖隧道开挖工程量小、对周围环境影响小等优点,虽然会有工期压力,但项目部辅以多套补充方案节约工期,使项目整体工期安排可达到预定目标。
东汊干坞采用“落底式隔水帷幕+放坡开挖”方案施工,项目团队通过利用全长约2公里、最深达79米的超深止水地连墙和厚达1米的塑性混凝土止水帷幕,攻克了临江超厚砂卵石强透水地层干坞施工难题,同时在放坡开挖施工中严控放坡坡度,确保了干坞施工安全,为沉管预制提供了良好场地。
本项目沉管为整体式刚性结构体系管节,采用纵向分节全断面顺序预制。此次浇筑的ES管节长4.924米,高9.2米,宽31.2米,管节侧墙及顶底板厚度为1.25米,中隔墙厚0.6米,钢筋用量为119吨,混凝土浇筑量为461立方米。为保证ES管节混凝土浇筑强度和耐久性,项目部采用定制化开发的ERP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工区拌合站和现场浇筑的远程管理,有效保证了浇筑质量和进度,最终顺利完成ES管节浇筑任务。
本项目采用PPP+EPC模式建设,总投资约49.98亿元,项目合作期20年,建设工期3年,运营期17年。项目整体建成后将实现襄阳内环线、绕城高速与樊城、鱼梁洲、东津新区的快速连接,使外环高速与内环快速路得以有效串联,不仅能缓解老城区交通压力,还将成为引导城市向东拓展、带动人口聚集和功能转移的重要交通轴、发展轴和景观轴,为新区发展注入活力,为推进襄阳建设“一极两中心”提供有力保障,同时也助力襄阳进一步发挥“七省通衢”交通枢纽作用,有效提升襄阳的区域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