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公司要闻

首页 新闻中心公司要闻

献礼二航·喜迎党代会 | 又一座桥获奖了!

发布时间:2021-12-17阅读次数:
近日,湖北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协会公布2021—2022年度(第一批)湖北省建设优质工程(楚天杯)项目名单,由中交二航局投资、建设、运营的襄阳凤雏大桥荣获该奖。

凤雏大桥位于襄阳市内环线以内,北起樊城区长征路与大庆西路交汇处,南至襄城区庞公路与凤雏大道(原名星光大道)交叉口,线路全长2.6公里。跨江主桥为三塔钢混结合梁悬索桥,长756米,主跨378米,主塔为钢混结合门型架结构,其中1号、3号边主塔位于汉江两岸,塔高61.9米,2号中主塔位于汉江江心,塔高69.8米,桥面设计为双向六车道,行车时速60公里。

凤雏大桥项目是襄阳市第一个落地实施的PPP项目, 也是湖北省首批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还是入选国家财政部第三批PPP示范项目之一,由中交二航局采用“PPP+政府采购”模式建设,该模式实现了襄阳市政基础设施领域投融资、运营主体的多元化,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中交二航局作为大型建筑业综合服务商的全产业链一体化服务优势,项目的规范性、可操作性具有很好的示范效应。



本项目于2016年10月正式开工建设。在大桥深水基础施工中,项目团队积极应对汉江流域复杂的卵石层地质给水中施工带来的巨大挑战,在桩径2.5米、长105米的中塔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灵活采用大直径液压回旋钻成孔工艺,突破了含较大碎石的卵石层阻碍,成功将全部钢护筒施打至设计深度;在双壁钢围堰下沉施工中,采用水淼配合空气吸泥,辅以增加围堰自重的方式有效加快了围堰在进入砾石层后的下沉速率,为项目缩短了半个月工期。

在临江城区锚碇施工中,项目团队根据工程地质特点,实现了国内首次将液压抓斗与冲击钻相结合的成槽施工工艺应用于国内最小直径(35米)圆形地连墙施工中,不仅解决了强透水地层易塌孔的技术难题,保证了地连墙成槽精度、质量与工效,还节约了设备使用维护成本。

在钢混结合型主塔施工中,项目团队将自主研发的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应用于钢塔柱与混凝土塔柱结合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中,有效解决了索塔钢混结合段混凝土易开裂的技术难题,大幅提升了桥塔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这也是世界上首例大体积UHPC材料在索塔钢混结合段的成功应用,依托该应用编制的科技成果《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关键制备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示范》获评2019年度“中国水运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在上部结构施工中,项目团队针对钢混结合梁混凝土桥面板安装,特制了一款自重轻、起重能力大、施工工效快的桥面板桁车,并设计了结合梁节段间桥面板安装方法,实现了梁段间桥面板的高效便捷安装,大大提升了施工效率。

此外,项目团队在施工过程中还充分贯彻“文明、绿色、环保”理念。大桥所在汉江水域是襄阳市重要水源地,为国家一级水源地保护区,为避免影响此处生态环境,项目部制定了完善的泥浆处理方案,设计出一款环保型泥浆输送系统,使水上作业区与陆上废弃泥浆池相连,因势利导将水上桩基施工产生的废弃泥浆引流至陆上废弃泥浆池中进行集中处理,切实履行了绿色文明施工,该系统获得实用新型专利。

该项目先后荣获湖北省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现场,湖北省建筑结构优质工程奖,湖北省工人先锋号,全国工人先锋号等诸多荣誉,并取得专利6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发表核心论文7篇,获得质量成果8项。2020年5月,以此桥为依托的“三塔钢混结合梁悬索桥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被中国公路学会评价委员会认定为“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该桥于2020年6月建成通车,作为连接襄阳襄城与樊城的新过江通道,其有效缓解了新老城区间的交通压力,有力提升了襄城庞公片区和樊城人民广场片区的交通通行能力,同时与凤雏大道发挥整体效用,带动庞公新区经济发展,助力襄阳实现新跨越。

二航网群 Network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