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沿海电厂海港工程项目业主为越南国家电力公司(EVN),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为该项目的EPC总承包商。该项目主要内容包括为3.9公里防波堤,港池航道疏浚329.58万立方米,30000吨级煤码头 (长216米, 宽21.7米) 一座,1000吨级油码头一座,900米引桥一座以及卸煤机2套、皮带输送系统2套和拖轮2艘等。该项目合同金额约1.99亿美元,整个项目预计32个月内完成并投入运行。
6月28日,上午9时,风和日丽,海面平静,是极佳的沉桩天气。所有工作人员就位,一切准备就绪,在“金三”打桩船隆隆的轰鸣声中,一根长44米,直径1米的PHC管桩缓缓吊起,随着船体移向海面,起吊、移船、定位、下桩、施打、收锤,一气呵成,首根桩按设计要求,不到一小时,顺利打入指定位置。偏位、贯入度、标高等各项指数均满足设计要求。第一根桩的顺利施打,意味着海港项目现场施工正式拉开了序幕。局副总工兼公司总工叶跃平,中港越办陈威经理,以及越南业主副总经理Do Dien Tai、咨工总监Vu Chien Thang等相关领导在公司总经理助理兼项目经理吴立柱的陪同下来到施工现场,见证了首根桩的施打过程。在首根桩的定位过程中,业主领导对打桩船GPS的精确定位以及全过程电脑显示的定位情况的技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沿海电厂海港工程项目码头桩基总数389根,其中引桥部分157根,煤码头200根,油码头32根,桩类型为直径800的PHC管桩 和直径1000的PHC管桩两种,桩长45米左右。对于海上桩基施工来说,风浪海况对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有着极大的影响。而该施工海域每年10月份到次年3月份都处于季风期,风浪极大,海况相当恶劣,根本无法进行桩基施工。因此要想满足合同工期要求,必须赶在今年的季风期到来前,完成389根PHC桩的全部沉桩工作。时间紧迫,任务繁重,但项目部不等不靠,前期精心策划,周密准备,未雨绸缪。一方面积极配合设计院,加快开展地质勘测、试桩及桩基试验等工作,为设计提供依据。另一方面,调度设备,筹集资源,开始管桩生产,提前做好施工前各项准备。同时,与业主、监理各方保持沟通,排除施工进度推进过程中的各种阻碍难题。正因为这一系列的工作,才促成了作为中国交建在东南亚第一个EPC+引入融资的项目,在接到开工令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就正式开始了码头打桩工作,整个码头部分也从前期的准备阶段正式进入了实质性的施工阶段。
在此期间,项目得到了各方领导的重视和关注,为了更好完成海港项目的设计施工工作,公司为该项目特别成立了专家组。
6月25日至28日,专家组成员公司总工叶跃平、副总工茅兵海和苏北分公司副经理纪海峰一行来到沿海电厂项目部指导工作,与项目部设计、采购与施工各部门一起对方案进行了详细讨论,针对项目部对海港项目的设计、采购和施工方案及设计与施工优化等工作的汇报,叶总代表
码头顺利沉桩,也为码头桩基施工开了个好头。希望在接下来的两个月时间里,项目部齐心协力,克服项目工期紧,施工海况差等各种困难,力保季风期到来前,完成码头桩基施工工作,为码头后续工作铺平道路并为整个项目起一个好头。(马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