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国内就听同事讲,几内亚西芒杜项目部位于一个近乎原始的村落,那里一年四季瓜果飘香,空气清新。四月初,第一次来几内亚的我,刚下飞机,一股热浪般的空气迎面吹来,让我真正感受到了非洲热带草原的气候。驱车3个小时,便来到了新格里,刚一进入村口,便看见道路两旁醒目的施工安全标志,拓宽压平的道路刚刚洒过水。一辆速度很慢运土自卸车从另一个路口驶过来,我很好奇的问:“这辆车坏了吗?”。旁边的同事解释道:“不是,现在我们进入施工控速区,时速必须低于10公里每小时。项目部对安全环保工作抓得特别严,这是咨工的要求,也是对附近村民安全出行负责,能最大程度保证当地生态环境不受破坏。”道路旁边一株起码要2个成年人才能抱拢树干的芒果树,张开硕大的枝丫,正是芒果采摘的季节,一枚枚青中泛紫的芒果将枝头压弯了腰,树下一名当地妇女正神态怡然地给小孩喂奶。道路围栏外一个小孩在奔跑,很快就超过我们车子到前面去了。10码的速度,车子像蜗牛一样在道路上行驶着,没有以往工地上热火朝天的赶工气氛,倒是多了几分清幽的感觉。
车子继续向前行驶着,突然一整面墙写着CHEC标志的房子映入眼帘,在满是泥土做墙,稻草为顶的房子旁边显得格外显眼。当地翻译班古拉说:这是项目部捐赠的公立学校,原来的小学就是几根木棒支撑,屋顶是茅草,没有墙壁,由于落后,当地儿童入学率很低。2012年4月份,项目部到当地去招工人,发现很多人没有上过学,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项目部经过与中港总部商议,为了让小朋友赶在雨季前搬进新校舍,第一时间调动机械设备、运去原材料,组织项目部工人,加班加点施工。学校建成后,项目部送去了新的桌椅。短短的10天时间,一所可以容纳70名小朋友学习的小学便建成,速度之快让当地人惊叹。今后从新格里出来的小孩,将不再目不识丁。重建小学,虽然花费只有5万美元,但是凝聚了中非友谊以及中港、二航人的满腔热忱。
现在的新格里已经不是去年的小村落了。班古拉说,如今很多当地年轻人选择在项目部干活,每个月有固定收入,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村落上陆续修建了新房子;外来人口的增加,村落还定期有小型集市,妇孺也有了生活来源;一些年轻人学习了新的技能,可以在其他地方找到更好的工作;等将来建设好厂矿投入生产,当地人将作为第一批工人参与生产工作。
一边的放缓的车速,和一系列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一边是高速的建设步伐,二航人用辛勤的汗水和满腔热情,投入到大洋彼岸非洲平原,这个小小村落。这一快一慢之间,改变着新格里人的生活方式,依旧不变的是蓝天白云。(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