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预报,今年第9号台风“梅花”7月28日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强度迅速加强,中心风力更是达到了16级,强度大,移动速度慢,持续时间长,暴雨、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浪高、威力大的特点。可能成为今年以来从浙江省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势,项目部领导极高度的重视,提高了应急级别,成立了专门的防台应急小组。有了2号“桑达”和5号“米雷”两次防台经验,面对来势汹涌的“梅超风”, 项目部领导周密部署,抗台防汛工作有条不紊进行,全面落实公司和业主对此次防台工作的相关要求,保证舟山长宏国际码头项目部的安全。
领导重视,统一部署
从8月1日起,安机部通过气象台,密切关注梅花的情况,实时掌握具体信息。面对特殊的情形,同时对项目部营地的防风钢丝绳进行了再次检查加班,8月3日,正式发布书面防台通知,提高协作队伍对防台工作重视意识,坚决克服麻痹侥幸心理,牢固树立防大灾、抗大灾的思想。 8月4日,通知各部门和各协作队伍负责人召开预防第9号台风专题会议,会上,项目经理强调此次台风的影响力,要认清这次台风的破坏力,从各方面做出了详细部署。会上还强调各级人员要担负起相应的岗位责任,广大职工要团结一致,共同防抗此次台风的袭击。另外安排了以领导为头的值班表,实行24小时防台值班,对当天的值班情况记录存档。并随时向局、公司两级汇报台风进展。
明确重点,做好防范措施
随着台风愈来愈靠近浙江沿海海域,项目部首先对储备的防台防汛的物资进行了检查,及时补充了手电、水泵等应急救援物资。加强后勤保障,办公室立即添购了方便面、蜡烛、矿泉水等生活物品。
结合目前施工特点,对工程重点部位,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全面落实公司和业主防台工作的要求,全力保障设备工程的安全,8月4日上午,2号舾装码头所有工程船舶全部避风港避险,暂停海上作业。5日是“梅花”到来前最为紧张的一天,上午,经理窦建国亲临现场指导防台工作,落实现场的防台工作。对2号舾装码头和7号引桥落实防护措施,以刚安装的纵梁固定和码头上小型机械、材料转移为重点。对2号内港池,以大型机械,起重设备、搅拌站以及驻地防风为重点落实防护措施。5日下午,监理到现场检查,确定防护措施落实已到位。
精心组织、应急避险,
为贯彻业主防台会议精神,响应政府防台应急机制,服从调度指挥,配合完成政治工作,把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对危险地方需要转移、撤离的人员,坚决的转移、撤离到政府指定的避险场所,在撤离前项目部考察避险地点——大沙中学。同时布置各施工点的再检查,项目部对营地的防风钢丝绳又进行了再次加固,8月5日晚,项目部再次召开紧急会议,决议撤离职工和作业人员到安全地方避险,动员对作业人员的撤离。布置了撤离方案,要求项目部人员在确保人身安全的基础上,随身带好各自的所有资料。同时将复印、打印、传真设备转移到借用主业的办公室,由于协作队伍的人员较多,在业主大力支持下,依据各协作队伍提供的人员名单,在8月6日上午10点,所有240员工全部转移到安全避风场所。之后留守人员对项目部的所有门窗用封箱带进行密封。
坚守阵地,战胜“梅超风”
6日晚,“梅花”抵达舟山近海域,码头海面风力达13级,项目部书记等坚守一线,在没电和狂风暴雨情况下,临时借用临近项目部的工厂门卫值班室,随时关注营地动态。当晚例行检查时,对一根脱落的钢丝绳及时进行了加固,7日下午4点,浙江省解除防台预警,项目部、现场和所有人员、材料、设备基本安然无恙,在确定台风已经过境的前提下,项目部当即开始组织人员回撤。
项目部回到营地后,立即组织现场勘查,上报风损统计,晚上随即召开了复工会议,组织恢复施工生产。(吴永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