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决定效益,“控成本,增效益”一直是湖南东常沅水特大桥项目部不变的主旋律。项目开工伊始,项目部就走上了漫漫“减肥之路”。
“奇思妙想” 变套箱
沅水特大桥为一座主跨130米的连续刚构特大型桥梁,主桥跨越沅水,全长2.743公里,分为主桥和引桥,其中主桥长800米,宽31.5米,双向4车道。大桥8座水中承台均为河床泥面以下,水深超过10米的深水承台。所以钢围堰成了大桥施工必不可少的措施工具。根据大桥施工方案,5座承台采用钢套箱围堰施工工艺,这样算下来,大约需1640吨钢材,这对于资金紧张的项目部来说,惊为天数。这样可不行,为节约成本,项目部不断优化方案,寻求技术支持,为大桥钢套箱围堰量身定做了一套施工方案—可拆装周转使用式双壁钢围堰。钢套箱的周转使用,一下子将钢材用量缩减了近6成。尽管如此,仍需要耗费钢材740吨左右,在现在物价上涨大行其道,特别是钢材价格飞涨的大背景下,仍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措施费太高了,钢套箱就占用这么多的资金,下面的工期如何保证”?大家都知道,项目施工没有资金支持寸步难行,这成了摆在项目部面前的一道难题。“咱们也给钢套箱瘦瘦身,把主墩钢套箱双臂改成单臂怎么样?这个我计算过了,按照当前的水头差和水流压力,单臂完全可以承受”有着20年丰富施工经验的项目副经理鄂国兴的话犹如醍醐灌顶。经过严格反复的验算,确保单臂钢套箱施工安全之后,开始了一场轰烈的套箱“变革”之路。结果显示,双臂改成单臂之后,仅一个主桥墩身钢套箱就节约了钢材80余吨。
“一箭双雕”骑车族
沅水大桥全长2743米,每天从项目部到工地,在路上就会花去很长时间,一天走个几趟,还真耗费不少时间和精力。若工地遇上个急事,走过去肯定赶不及,还得派个车接送。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项目部立即给各部门配备了自行车,方便出行。最高兴的莫非是工程部的小伙子们了,平时都喜欢运动,现在有了自行车,每天都在做登山运动,既节约了时间,也减掉了刚冒出来的肚子。“自从大家有了‘宝马’,我快要下岗罗。”项目部小车司机吴师傅笑着说。
现在,在通向工地的施工便道上,多了一道靓丽风景线,一群意气奋发的小伙子骑着自行车,时而说笑打趣,时而讨论探究,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奔进,颇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之势,浩浩荡荡的绿色车队拉开了一天的序幕。自从有了自行车,大伙既瘦身了自己,也给项目部成本减了肥,一箭双雕也!
“斤斤计较”扣效益
“今天,你关灯关空调了吗?”
细细观察,便会发现项目部每个办公室进门的左手边墙上都贴着一张白色A4 纸,上面写着“温馨提醒:节约用电,下班请关掉所有电器设备”。成本管控,从细节入手,开源节流,从微处抓效益,这是项目部一直遵循的原则。不仅如此,项目部还制定了一系列节约措施,办公用纸正反面使用,废旧报纸刊物及废旧纸张统一回收处理,笔芯以旧换新等等,杜绝铺张浪费。项目部建立的小餐厅亦为项目部缩减开支作了不小的贡献。利润是抠出来的,精打细算出利润。
在项目部党支部书记陈一新的办公桌上,你会发现一本一面已经使用过、四分之一A4纸大小裁剪装订成的小册子,那是他的记事本,记着每天的待办事项。这是他从其他办公室搜罗过来精心制作而成的。“有了这小本本,还真方便不少,可以节省好几本笔记本了。”陈一新书记笑着对大伙说。
在这个微利时代,精细化管理大势所趋。项目部的瘦身计划每天都在进行,握紧钱袋,锱铢必较,分毫必争,从细微变动之中、微小之处控成本、争效益!(刘新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