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下午1点,二航局湖南东常沅水大桥项目部765米的钢栈桥淹没水下90公分,犹如一条水下潜游的蛟龙,水流载着上流的漂浮物不断通过,放眼望去,只见一座座墩身和塔吊坚挺在洪水之中。防洪大堤上一群穿着黄色救生衣的大桥值守人员来回走动,时刻关注险情。这是今年入汛以来的首场洪灾,至此二航局湖南东常项目部拉开今年的抗洪保卫战序幕,抗洪抢险保生产迫在眉睫。
6月3日到6日,湖南沅江地域迎来了入汛以来的第一场强降雨,7日晚上8点,位于沅江上游、控制沅江流域93%面积的五强溪水库蓄水量于达到了今年入汛以来的最高位。9日晚上,项目部所在的沅江地域的又一场特大暴雨引发了暴洪灾害,据悉,截止10日11时,此次强降雨已造成当地因灾死亡19人,失踪28人,省气象台已进入暴雨气象灾害预警三级应急响应状态。据当气象台讯息,这一轮降雨量更大、持续时间更长的两次特大暴雨过程将从9日持续到15日。这对正在进行大桥挂篮施工的二航局沅水大桥项目部来说,是一次极大的考验。
面对肆虐的洪水,二航局东常项目部立即启动防洪预案,尽管此前全国大范围旱灾,导致今年的入汛比去年晚了一个多月,为防止出现旱涝急转,项目部并没有临渴掘井,而是未雨绸缪,周密部署,早在两个月前就已进入抗洪抢险的一级战备。虽然有了去年抗洪抢险的经验积累,但项目部依然没有半点马虎,积极落实一项项防洪方案,经研究决定,特殊时期特殊对待,灵活处理,大桥的一切施工以防汛抗洪为中心,不断完善施工方案,大提堤角施工优先进行,施工结束后立即回填并加固堤角,保证大堤的抗洪能力;提前准备好抢险运输船、挖机、土工布、沙土等防汛设备和物资;汛期来临之前做好栈桥加固工作,同时将栈桥和大桥墩身之间用钢管桩连接起来,增加栈桥的稳固性,防止洪水冲刷导致栈桥移位。
“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在天灾面前,东常项目部没有退缩,积极应对,当洪水来敲门时,筹备多时的应急预案在一次次预演下终于派上战场。“全力保证人民财产安全”,这是项目部刻不容缓的使命。洪水来临之际,第一时间撤离施工机械、配电箱,电缆设备、栈桥上的物资及人员。派专人关注天气和上游水文变化、专人24小时巡逻值守,时刻紧盯沅江水位变化,组织人员及时排查险情,重点是排查管涌、防止堤角渗漏。及时清理水上漂浮物,防撞桩上涂上银光标志,及时和航道部门沟通,保证航灯和航标时刻24小时处于有效状态,保证通航顺畅。除此,自6月3日以来,项目部的工作QQ群里,每天都会收到两条特殊消息,那是安全部门发出水位变化及施工注意事项的提醒,这条小小的消息,将抗洪抢险战士们的意志连接的更加紧密和坚固。
“水退我进,水进我退,时刻待命,再赴一线”,在全力抗洪抢险的同时,尽一切力量尽快恢复生产。“我们要像狙击手一样全员戒备,时刻做好准备,一是抗洪抢险的准备,二是随时进入施工生产的准备,抗洪、抢险、保生产一个都不能少”项目经理曾葆春鼓励大家说。
现在洪水退了,水上栈桥露出了水面,大桥施工进入了此前紧张的施工状态,沅水大桥的工地上又出现了一片井然有序、繁忙的施工景象。但是他们并没有松懈,在洪灾的洗礼后,坚守不屈信念,时刻准备着迎战下一次洪灾,保证大桥施工顺利进行(刘新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