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中港SSIT码头工程各工作面井然有序开展,施工进度稳步推进,捷报频传。继2011年1月初顺利完成QD1面板安装,1月底顺利完成QD1主体施工及QD2、QD3桩基施工后,于3月2日夜,随着最后一节D900-27m桩的制桩完成,标志着整个工程的重要工序——PHC管桩预制圆满完成,再添异彩! 中国港湾越南SSIT项目于2010年1月20日正式开工,由于码头形式为高桩承台结构,因此作为码头桩基的PHC管桩的预制工作直接影响着码头的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 1、与艰同行。 越南分包商PHAN-VU管桩厂承担着SSIT项目订单总数为1126根(其中陆上桩66根,水上桩1060根)的PHC桩预制及运输任务,一直面临着诸多的困难。诸如最初由于美国咨工不信任越南水泥试验报告而提出送到美国试验,钢筋笼制作和绑扎中出现的形变处理及接头扎丝的处理是否符合要求,原材料的实验报告及出厂铭牌是否完全,钢筋、水泥和石子的库存堆放是否分离并标明,混凝土中添加剂比例是否符合规范,以及PHC管桩实验报告和报批资料的收集是否及时完整等等。为了使PHC桩能及时供应,以确保整个工程进展顺利,项目部派出几名骨干技术员到管桩厂蹲点,一起协助工厂进行技术改造。在经过长达2个月按照美国规范的技术准备和整改后,终于在2010年3月27日,苛刻的美国咨工才同意生产PHC桩。但就在管桩厂准备大规模生产的时候,又由于施工现场的地质原因需要修改桩长,导致模板又要重新改造调整,生产再次停滞。为确保进度,项目部领导积极和分包商高层沟通会晤,努力寻找对策,同时驻厂技术人员也紧抓不懈,督促分包商生产人员加班加点尽快改造模板,经调整后共投入了8套模板,确保了生产。 本项目的施工规范为美国标准,美国咨工对PHC桩的生产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首先是对管桩预制施工中各环节的严格控制,如:钢筋笼的制作、模板、混凝土浇注、预应力张拉、离心、蒸养及拆模,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其次对成品桩的质量有着严格的要求,如桩的强度、桩身表面平整度,桩本身的垂直度等,均必须符合美国标准。 2、多举措保生产。 从开始制桩以来,项目部就积极研究并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越南分包商PHAN-VU管桩厂制桩质量及进度的管理。首先,派专职技术员24小时轮班到管桩厂进行质量监督,以质量保进度,以进度促成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次,项目领导与PHAN-VU领导不定期举行会议,解决当前发生的一些主要问题,对PHAN-VU管桩厂制定单月制桩计划,以计划控进度,并对PHAN-VU管桩厂制定多重奖惩制度。 制桩施工的顺利完成,为顺利完成打桩及后续工作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有力的保证。目前SSIT项目继续保持着良好势头,又好又快地稳步推进。项目部会继续本着“干一项工程,赢一片市场,交一方朋友”、“合作双赢”的理念,继续加强与越南本土企业的合作交流,努力为公司海外市场的开拓赢得更多的信誉和回报。(高猛 章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