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张家港复线船闸项目部针对工程地理特点,果断放弃了常规施工围堰施工,采用混凝土板桩作为挡土支护,并积极改良板桩沉桩方案,使得“老大难”问题取得了新突破。
张家港复线船闸工程上闸首及上游导航墙紧临河道,结构物边缘离岸线只有25m左右,该段在深开挖前必须解决挡土问题,普通的施工围堰会妨碍原一线船闸的正常运行,为此该工程采用混凝土板桩作为挡土支护。
通过前期的现场沉桩效果看,原定方案实施起来难度很大:沉桩困难,单桩沉桩使用锤击数较大,部分桩头破损严重;桩的间距难以有效控制,有的偏大,有的桩则挤紧;部分桩偏位较大;送桩困难。
针对这些困难和问题,项目部认真总结、积极采取改进措施,并请相关专家到现场实地调研,先后采取了水冲法辅助沉桩,更换重型桩锤,将原来5.3t的桩锤换成10.3t的重锤,还打设了几口深井进行局部降水施工,在桩和桩帽之间加5cm厚的木板作垫木。以上尝试措施使现场沉桩效果有所改观,但现场沉桩难度依然很大,沉桩速度依然缓慢,且沉桩质量依然没有较明显改观。为此该项目部组织技术人员深入讨论,认真研究,尝试调整桩的挡土方向,将桩旋转90°施打,沉桩速度有了明显提高,从最初的每天2根提高到每天7根,同时沉桩质量也有了很大提高。
预计沉桩工段将在本月底结束,届时将发挥预期的挡土和稳定边坡的作用,同时为后续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再造一个精品船闸开了个好头。(杨东亮)
正在进行板桩沉桩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