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声千嶂落,雨色万峰来。
6月30日晚22点,滂沱大雨奔袭着江城。
“不好!这雨下得太大了,我得赶紧去现场”,刚浇筑完东南角墩身的项目生产副经理严沧海刚躺下,就被雨斜打在玻璃窗上噼噼啪啪的声音搅得不安。他边走边打电话给设备部李文宾,要求马上切断现场所有电源,并安排人加高配电柜,通知作业队将机械设备转移至高处,防止被水淹。
到了工地,严沧海在电话里大声说:“大奎!大奎!赶紧调文明施工班组的人员和分包队人员,把光谷大道两边的雨水篦子打开,疏通管道并用标牌做好警示,再调挖机上三环疏通雨水。”忙碌了一晚的孙延奎刚趟下,就接到了电话,他猛地从床上起来,穿上球衣短裤便冲向雨中。
7月1日早7点30分,武汉市的天空被整个厚厚的云层笼罩着,这时,瓢泼的大雨让本来就浑浊的空气愈加糟糕,能见度不到10米,光谷大道十字路口的积水眼看就要超过道路格立栏杆了!
这是至6月以来,光谷立交项目第三次遭遇特大暴雨受淹告急。此时此刻,行人困在水中,车辆拋锚在水中,渍水很快,来往的车辆人行人都措手不及,有的人开始往水里淌,公交车也开始向水里冲,浪花把拋锚在水中的车辆和行人打得只往两边摇。
此时交警还没有赶到现场,在这一片混乱的场景中,为确保道路通畅和人行人安全,项目班子和施工人员在雨中指挥着交通,引导车辆和行人,项目部临时安排了一辆货车作为摆渡车,帮助行人安全渡过积水路段,同时一边从积水深处推开围当往外排水,大家站在水中,用手搬开地下排水盖,让积水尽快排出。
面对如此有社会责任感的建设者们,路上的行人在雨中向二航人纷纷坚起了大拇指,尽管大家素不相识。8点左右,交警也赶到了现场,王奇峰带领着严沧海、孙延奎、程坷等人,分头协助交警维持秩序,现场工人和技术员也都齐上阵,帮忙把水中的车辆一一推出……转眼到了中午,大家竟然都忘记了吃饭,这时食堂送来了热腾腾的包子,王奇峰赶忙把包子先送到了交警手中。
7月2日晚,暴雨依旧不停的下,项目部接到中冶的求助,要求前往汤逊湖抢险,这是武汉受灾最严重的位置。王奇峰和副经理严沧海急忙带人前往支援,项目总工安冠众负责项目现场排洪及应急处理。
这场历史罕见的大雨,以超过1998年的长江水位,让武汉三镇多处积水,遭受着史无前例的洪水灾害。王奇峰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数日的大雨让项目多处停工,造成了严重的生产延误,与此同时,项目部还处在武汉光谷的重要交通处,积水给交通造成极大的影响,为确保生产和道路交通通畅,他丝毫不敢放松。为了积极应对洪水,项目部制定了全面的抗洪安全措施,并紧急排出了抗洪值日班表,24小时轮流执班。
……电箱抬高、设备转移、后勤按时送餐等等一系列工作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只要雨一停,项目部有工作面的地方便赶紧投入了生产,器械设备人员、测量人员照常操作,试验人员在水中运送试块,忙碌敬业的画面成为了一道亮丽风景线,截止到7月3日,项目部没有遭受任何机械损失及人员伤亡。
在这场暴风雨中,我们无法看清这群可爱的人的脸,只看到一顶顶戴着安全帽,身着工作服的“中交蓝们”在水中来回穿梭,他们正践行着大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用一颗赤诚的责任心传递着暖暖的真情!
积水之重灾区——武汉光谷
道路上的积水
项目部正在疏通拥堵在道路中的积水
雨中抢险
风雨中的二航人

风雨中的二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