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上午,中国公路学会在兰州主持召开了由分公司完成的《西北高震区黄河大跨结合梁斜拉桥建造关键技术研究》及《黄河库区复杂地层桥梁基础快速化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两项科技成果评价会议。会议专家组在听取了由分公司副总工胡义新及运宝黄河大桥副经理杜松汇报的课题成果,并审阅了相关技术资料,经质询、讨论后,评定两项成果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西固黄河大桥的主梁快速化安装方法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本次评价会专家阵容强大,由中国公路学会领衔主持,还邀请了交通部公路局原局长李彦武担任评价委员会主任、中国交建原副总裁侯金龙担任委员会副主任,北京交通大学雷俊卿教授等五名国内知名专家担任评价委员会委员。此外,公司总工张鸿、副总工罗承斌,西北分公司经理秦词峰,分公司经理罗洪成、总工肖伯强,甘肃路桥公路投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王晓钟、副总经理邹虎等相关领导也参加了本次会议。
由分公司技术中心、西固黄河大桥项目部组织提炼的《西北高震区黄河大跨结合梁斜拉桥建造关键技术研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实验等方法,研发并综合采用变臂变幅附塔回转吊机及步履自锚式全回转桥面吊机,解决了不通航河道主梁构件的吊运难题,实现了主梁快速化安装;研发了基于IDPMS系统的钢结构虚拟预拼装技术,实现了钢主梁结构数字预拼装替代实体预拼装;首次提出了“钢裹混凝土”组合体系的索塔交汇段结构,方便了交汇段施工,提高了工效;提出一种基于无损测量残余应力数据的全桥锚拉板有限元数值仿真分析方法,指导残余应力的针对性消减;研究采用一种新的多功能钢栈桥,同时通过附加锚桩结构,解决了大流速浅覆盖地层条件下栈桥抗倾稳定性难题;基于Ⅷ度区的桥梁运营期的抗震设防要求,研究并首次采用了650吨级粘滞性阻尼器,总结出一套相应试验方法。该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西固黄河特大桥工程并申报专利11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保证了质量,降低了安全风险,提高了工效,节能环保,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应用前景广阔,专家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研究成果总体上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主梁快速化安装方法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由分公司技术中心、运宝黄河大桥项目部组织提炼的《黄河库区复杂地层桥梁基础快速化施工关键技术研究》研究,通过理论分析、现场试验等方法,对黄河库区复杂地层超长桩基施工技术、深水围堰设计与施工等技术进行了研究,针对三门峡黄河深水库区及复杂地层条件,通过比对试验研究,探明了旋挖钻在不同地层、不同钻进速度与泥浆护壁质量的关系,确定了不同地层下最优泥浆参数,形成了钻进、清渣、清孔成套技术。首次成功实现了黄河深水库区大直径超长灌注桩的旋挖钻施工,确保质量并规避了调水调砂期安全风险,提高了工效;针对高水头条件下传统板桩刚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组合板桩围堰结构、设计方法及施工工艺,确保了安全和质量;针对深水围堰内粘土冲吸效率低的难题,研发了一种新型冲吸组合结构,扩大了作业面积,提高了工效。该研究成果已在运宝黄河大桥建设中成功应用,获专利14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省级工法一项,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专家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研究成果总体上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该两项成果在国内建桥行业特别是西部项目中具有巨大的推广作用及借鉴意义,分公司近三年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充分发挥黄成伟创新工作室的标杆和技术人才孵化作用,有目的的培养和储备国际市场技术人才,充分利用分公司技术中心作为科技研发和技术支持平台,顺应 “五商中交”、“品质二航”的战略步伐,为分公司做强做优提供有力保障。此次评审会议的顺利召开,标志着分公司黄河桥梁建设工艺技术的成熟,对打造“黄河桥品牌”具有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