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公司要闻

首页 新闻中心公司要闻

玉带绕青山 助力振兴梦 ——写在安化东梅公路通车之际

发布时间:2021-04-27阅读次数:
 

在安化县的崇山峻岭和山涧溪流之间,绵延着一条神秘的茶马古道。千百年来,无数的马帮在这条道路上默默行走,悠远的马铃声,回荡在山谷、急流和村寨上空,也成就了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交融。至今,茶马古道上马蹄印仍历历在目,跨越溪流的廓桥仍屹立在风雨中,仿佛在遥忆着那一片历史的风景。

东坪和梅城作为安化最有名的两大乡镇,多年来,却被出行困住了手脚:两镇之间,群山环绕,地势崎岖,原有的农村道路仅一条一车道的盘山公路,若是遇上大车,原本3小时的路程,走上半天都是家常便饭,若想走高速,则要绕着二广高速和平洞高速多走近50公里。

思路决定出路。

2014年,东梅公路获得湖南省发改委立项批复,途经东坪、田庄、江南、栗林至梅城,与国道207线相接,全长约66公里,路基宽度8.5米,全线新建桥梁21座、隧道5座。

熟悉安化交通的人算了一笔账:从东坪到梅城的车程将由原来的3小时缩减到1小时内,东梅公路还将大幅提升安化路网总体结构,缩小安化县城与前乡片多个乡镇的距离,对安化茶旅产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直接推进当地的乡村振兴。对于公路沿线的安化人来说,这是一个喜大普奔的消息。

把蓝图变成现实,总会遇到或大或小的难题。在如此崎岖的山区修路,谈何容易?谁来修建?

只有敢啃硬骨头,才能打响好品牌。当项目的建设方案摆到中交(长沙)建设有限公司的案头,公司管理者果断接招。就这样,秉承着 “让世界更畅通、让城乡更宜居、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景,长沙建设人扛起了建设重任。从2017年的进场调研策划到2021年的顺利实现通车,行者无疆的长沙建设人在大山之间,一呆就是四年。

山区不比湖区,沟多溪多,水系复杂,群众将泉水接到家里的塑料水管很多,前期调查工作很繁琐,为了不影响当地群众的生活用水,项目工作人员请当地熟悉地形的村民带路,翻山越岭,仔细清查,尽量把工作做到极致。在安化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沿线群众积极配合,征地工作提前1个月完成,为公路建设开了个好头。

回忆起项目建设前期的那段时光,项目部的炕金宾感触颇深:“项目刚刚进场的时候,从东坪到梅城只有一条坑坑洼洼的土路,山区雨水又多,一下雨土路烂泥连成片。要去大将隧道开展工作,早上出发,往往下午才能到达,等返程就已经是晚上了,如果工作时间长还得在山里歇一晚,第二天才能回。”

经过前期周密的排查和筹备,2017年3月,东梅公路正式开工建设。全长66公里的东梅公路,路基宽度8.5米,能够利用老路进行改造的路段只有49%,剩下的51%都需要重新拓展线路,施工人员克服恶劣的自然条件限制,逢山开路,遇谷搭桥,全线新建各类大小桥梁21座,隧道5座,分别为袁家冲隧道、袁家垄隧道、五龙山隧道、戴家里隧道、大将隧道。

对于修隧道吃的苦头,唐雨龙记忆犹深:“戴家里隧道和大将隧道是五级围岩,由于地质疏松、地下水较多,经常存在边挖边垮和边挖边渗水的现象。”这是修隧道的大忌。为此,项目部一次次的专题研讨、一轮轮的头脑风暴,最终确定了“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快衬砌”的施工原则,加强超前支护,保证多台抽水泵24小时不间断抽水,并设置流动抽水中转站,以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环境,也保证了两条隧道的如期贯通。

4年时间,对于身在异乡的建设者们,他们受的苦和难,只有自己心里清楚,但他们攻坚克难,挑战极限;4年时间,中交二航局的青年才俊们,挥洒青春,背井离乡,付出汗水、智慧、勇气……他们也曾怀疑过自己的选择,但他们没有逃避和退缩,甘于奉献,无悔坚守,他们在青山绿岱间,诠释着“勇于开拓,敢走敢闯”的马帮精神。

4月底,东梅公路在历经疫情和各种困难后,将如期通车,1小时内通达梅城和东坪将不再是梦,这一刻,沿线的村民们奔走相告,欢欣鼓舞。

“让崎岖的路有了笔直平坦”是二航之歌中的一句歌词,也是刘炎顺最喜欢的一句歌词。如今,这条承载了安化百姓多年梦想的康庄大道,像一条的巨龙在安化的高山深谷中蜿蜒盘旋,即将腾飞。

来源|吴宙 魏高斐

编辑|党群工作部 吴宙


 


二航网群 Network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