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公司新闻

首页 新闻动态公司新闻

武港院两项科研成果成功获得鉴定

发布时间:2010-09-21阅读次数:

        2008年8月25日,武港院两项科研成果“基于几何控制法的短节段预制拼装混凝土箱梁桥线形控制技术研究”及“K-801桥梁节段拼接专用胶的研究”成功通过了湖北省科技厅的鉴定,经鉴定两项科研成果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鉴定会由湖北省科学技术厅主持,鉴定委员会由武汉工程大学教授邝生鲁、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朱宏平、中交集团教授级高工王武勤、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教授级高工詹建辉、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资深研究员贺曼罗、江苏省苏通大桥建设指挥部研究员高工董学武、清华大学副教授赵世琦七位专家组成。
        中交二航局党委书记汤永生、副总工杨昌维,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甘新平、副院长张国志,武汉健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邓立录等均参与了本次鉴定会。

 

        “基于几何控制法的短节段预制拼装混凝土箱梁桥线形控制技术研究”由我院长大桥梁建设施工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的王敏进行了汇报。该科研成果研发的短线法预制拼装施工控制技术集成化系统主要用于对预制拼装桥梁线形计算和施工期的桥梁线形控制,是桥梁节段预制、拼装的主要控制平台,也是该工艺的核心技术。研究依托苏通大桥B2标、厦门集美海峡大桥,通过对几何线形控制技术的深入研究,成功研发了第一套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短线法预制、拼装桥梁施工控制系统,可广泛应用于节段式预制、拼装桥梁施工控制。

200891173251348.jpg

       鉴定委员会经过充分质询和讨论,认为“基于几何控制法的短节段预制拼装混凝土箱梁桥线形控制技术研究”在国内首次实现了短线法几何控制技术的系统化、程序化,并形成一套技术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几何控制技术指南,填补了国内空白;研发的基于几何控制法的短线预制悬拼法软件系统集模型计算与预测、误差分析与修正、测量数据采集与输入等功能于一体,拥有强大的数据存储和处理功能。软件操作界面良好,数据库管理维护方便,阶段控制数据读取、调用方便快捷,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厦门集美海峡大桥的施工控制,整体水平达到同期国外同类控制系统的先进水平。经过专家一致鉴定认为,本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同日,由与我院共同参与研究的武汉健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朱本玮博士进行了“K-801桥梁节段拼接专用胶的研究”的汇报,K-801桥梁节段拼接专用胶采用复合环氧树脂、新型固化剂组合、活性增韧剂、级配填料等科学配方,解决了专用胶适用时间长与强度增长快之间的矛盾,并使拼接胶在较大的温度范围内稠度稳定,成果具有创新性。

       鉴定委员会经过充分的质询和讨论认为“K-801桥梁节段拼接专用胶的研究”技术路线正确,产品配方合理,且已在集美跨海大桥等工程中成功试用,能满足桥梁节段拼接施工技术要求,与国外产品相比,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推广应用价值,总体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两项科研成果的成功鉴定为我院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技术支持,也为我院拓宽了发展的道路和领域,意义十分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