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武港院与清华大学联合承担的“嘉绍大桥混凝土质量控制及抗冲磨混凝土耐久性研究”项目在浙江绍兴顺利通过验收。
项目研究成果——混凝土事前反馈控制体系、强涌潮地区桥梁混凝土抗冲磨海工混凝土配制技术及使用寿命预测模型等——获得了验收会特邀专家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原总工卞钧霈、原副总工陆耀忠等的高度好评。嘉绍大桥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与会。
嘉绍跨江大桥北起嘉兴,南至上虞,横越钱塘江,全长 10.137公里,主航道桥为独柱型六塔斜拉桥。该桥所处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特殊,其所处的钱塘江河口尖山河段,涌潮流速达6 m/s~8m/s,为世界三大强涌潮水域之一,潮水中泥沙含量高,潮水挟砂可造成混凝土结构冲磨损伤;周边环境中氯离子含量较高,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具有强腐蚀作用;外部环境对混凝土保护层及钢筋的磨蚀和侵蚀损害,将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能。
为有效避免混凝土质量缺陷,避免产生有害质量裂缝,保证桥体结构在海水挟砂磨损及氯盐腐蚀双重作用下的耐久性能,嘉绍大桥指挥部委托我院开展了该桥混凝土质量控制及抗冲磨混凝土耐久性研究。
结合我院在混凝土技术方面丰富的技术储备和实践经验,在大桥承台、塔座、塔身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研究和主桥海工混凝土质量控制及抗冲磨海工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项目组编制了《嘉绍大桥抗冲磨混凝土质量控制指南》。项目组提出基于新拌混凝土参数与硬化混凝土性能之间的相关性,以事前反馈控制体系控制桥梁混凝土质量控制、确保了混凝土材料和构件性能;同时,基于复合磨粒磨损模型及氯离子扩散理论,项目组建立了挟砂水流冲磨与氯盐侵蚀耦合作用下海工混凝土结构寿命预测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混凝土配置技术方案,拌制出了适合该桥强涌潮及氯盐环境的抗冲磨海工混凝土。
验收会上,特邀专家及嘉绍大桥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听取了我院项目组人员关于项目完成情况的汇报,审阅了研究报告,经质询和评议,一致认为我院相关研究成果可有效延长大桥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减少后期维护费用,达到了项目相关要求,同意通过验收。(秦明强 查进 房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