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公司新闻

首页 新闻动态公司新闻

“四化码头”在大丰港项目落地生根

发布时间:2024-07-31阅读次数:

        6月13日,随着重达70吨的预制轨道梁缓缓提起,武港院“四化码头”在江苏盐城大丰港正式落地。

        武港院将“装配化、机械化、数字化、智能化”理念融入到码头建造行业中,从码头设计标准化,构件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和组织管理科学化入手,形成“四化码头”一体化建造技术,以提高港口建设速度,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质量,推进港口码头工业化建造化进程。
        盐城港大丰港区处于江苏省海岸线港口,是国家交通部规划的港口项目和江苏省跨世纪五大战略工程,将成为联接上海港和连云港之间的中心港,苏中地区的出海大通道。由于地处外海,海上常年风浪大,施工水域最大潮差达6米。按照传统浮吊的架梁方式,浮式装备的作业窗口期不足,项目工期及施工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对此,武港院项目团队积极融入“装配化”理念,对装配化码头进行标准化设计,为构件工厂化提供基础,将“现浇施工”转换为“预制装配化”施工,安装预制构件如同“搭积木”,具有标准化程度高,质量与精度可控,免受天气等因素干扰等优势,可节约建设工期,大大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融入“机械化”理念,自主研发和升级新型码头施工装备——一体化智能提梁机,通过横移与纵移机构实现天车在横纵梁范围内的全方位行走,进行吊梁作业。把“水上施工”转换到“陆地施工”,有效提升施工质量。      结合“数字化、智能化”研发了数字化孪生平台,可通过北斗定位,对预制构件安装实现高精度控制自动调位,实现梁板安装位置自动识别匹配,通过智能化技术“武装”智慧工地,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质量,筑牢本质安全防线。      通过材料技术、工艺技术自主研发出质量稳定、性能优异的超高性能灌浆材料,将被用于高桩码头预制一体化承插式桩芯与桩帽连接工程,能实现钢管与桩芯桩帽的稳定连接,显著提高码头结构安全性,延长其服役寿命。

        项目的顺利实施,有力推动了“四化码头”一体化智能建造能力建设。后续公司将继续坚定“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的科技创新之路,打通桥港建设的难点、痛点和阻点,持续推动以“装配化、机械化、智能化、数字化”为核心的装配式码头的全过程一体化建造模式,提升科技创新转化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