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的运转中,污水处理厂宛如一座 “隐形” 的卫士,默默守护着城市的水环境。从污水进厂时的浑浊,到生态修复中的蜕变,中交二航局株洲金山污水处理厂的“洗水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专业为支撑、以制度为保障,多措并举筑牢污水处理安全防线,用央地合作的行动诠释着守护水安全的使命与担当,为城市的生态环境筑牢坚实根基,让居民能够安心享受清澈水源,畅享美好生活。
党旗领航,实现双融双促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水厂高质量发展,从增强团队组织力和党员带动力着手,结合党员示范岗创建工作,积极探索“党建+安全环保、党建+运营”创建路径。建立党员“一帮一”机制,提升结对对象安全运营管理能力;组织开展“守护生命之源,践行责任担当”排查活动,划分“党员责任田”,形成比学追赶的良好氛围,3个月内完成区域内30.2km管网、827个检查井普查工作并绘制管网图,做到精准溯源,为周边约20万居民用水安全奠定基础。开展“安全微党课”,强化风险隐患警示教育,支部书记、一线党员骨干结合岗位,用“身边事”讲透“安全理”。成立“党员突击队”“蓝马甲志愿服务队”,在污水处理一线开展安全事件应急演练、管网隐患排查。借助信息化手段搭建运营管理平台,实现了对24处风险点位的可视化监管,形成“一张图”“一张表”风险管控体系。
中西结合,提升治污效能
每年汛期来临,对污水处理厂来说都是一年一度的“大考”。面对骤增的污水量,污水处理厂负责人钱志东,提出兼顾整体调节与精准施策的“中西医结合”治理思路。中医“整体调理”方面,结合污水自身“免疫系统”,利用污泥中活性生物菌这一天然灭病毒“抗体”消化污水中增量有机物和污染物。因自然活性生物菌含量少,技术团队在AAO生物池等前端加大“活性污泥”培育和投入,为其注入“强心针”,凭借活性污泥超强分解能力,最大限度提升水体自净能力和质量。“西医”精准靶向治疗方面,面对汛期来水复杂、水质变化快的情况,工作人员在消毒池旁密切关注次氯酸钠等化学药剂投放,精准调整用量,将出水余氯含量始终控制在每升0.04至0.06mg的安全区间,既高效提升处理质效,又防止药剂过量造成二次污染。通过药剂在后端清洁水体的精准消杀,守护好生态环境的最后一道关卡。
严守制度,筑牢安全底线
严格落实安全制度,通过完善体系、强化排查、加强应急建设等,筑牢污水处理安全防线。结合工艺特点,建立覆盖各岗位、环节的安全流程反馈机制,将“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制度落实到安全生产工作之中,通过检查工艺、查阅资料等方式,抽查处理设施运转、进出口在线监测设备运行状况,以及数据传输、记录台账和危废管理情况,对发现的问题现场督办,立行立改,及时消除环境安全隐患,2025年以来共查改问题71个,整改率100%,实现“零责任事故”,形成隐患排查、问题整改、效果评估的闭环管理体系。应急能力建设上,按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编制应急预案,明确组织机构、响应程序等,组建应急队伍,配备装备物资,定期培训演练。形成了厂区与园区协同应急响应机制,有效提升了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为项目运营筑牢了安全屏障。
近年来,金山污水处理厂“洗水人”用“匠心”守护城市水脉,让清水铺就城市高质量发展最纯净的底色。通过多措并举的穿透管理,实现日处理水量可达3万吨,为周边约1800公顷、7万居民及企事业单位水安全提供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