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自己与“功”字的初次见面,还得追溯到年少时故乡的一次元宵灯会。喜庆的灯笼下,散发墨香的红纸上赫然写着:“咱们工人有力量,打一字”。谜底揭晓——功。
功,以工为基
做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的坚定践行者
需务实做工
廉洁之“工”,上下有两横,信念做支撑。98年来,中国共产党从一个不到60人的“地下党”,发展壮大到拥有9000多万党员的世界最大执政党,其核心竞争力就在于理想信念。时下,面对多元思想交织、各种利益诱惑,个别党员干部存在“一点”思想——吃一点,拿一点,要一点,信念动摇一点……在他们看来微不足道的“一点”,却足以让自己身陷囹圄,走到“终点”。所以,只有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守住清廉“底线”,不碰贪腐“红线”,才能安全通过人生路上的每一条“斑马线”。身为一名中交人,必须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必须深刻认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科学真理性,必须深刻领悟具有中交特色的“六个坚定不移”的党建实践,时刻以理论上的清醒,保持理想信念上的坚定。
廉洁之“工”,信念有支撑,守法需践行。纵观全国,工程建设行业近年来贪腐案频发,这就更需要我们每名党员,始终如一贯彻落实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牢牢遵循《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将廉洁自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结合岗位职责守好廉洁“责任田”,牢记为民使命不打个人“小算盘”。始终把企业发展记心上,经常到项目建设最困难的地方去;把民心所向记心上,经常到基层员工最需要的地方去。
功,用力使然
做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的坚定践行者
需多点发力
字,书五笔即作“功”;业,锤千日难为“功”。永远在路上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坚持绵绵之力,久久为功。
要锤打建功的耐力
作为港珠澳大桥建设主力军,以总工程师林鸣为代表的中交人,15载潜心钻研,攻克多项世界级难题,体现了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他们也用实际行动,为我们诠释了:建功须做常人之更长久之事,在忍耐,需坚守。
要练就守功的定力
一张老式办公桌,油漆斑驳脱落,沙发、茶几、书柜都是70年代的“古董”,机关同志几次想换新的,他不让。时任浙江省金华军分区政委的范匡夫将军,保持了几十年的好作风不丢,用清正廉洁换来一身正气。
要具备无功的魄力
恩格斯在评价马克思时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古往今来,有人拥有赫赫战功,却虚怀若谷,不忘初心;有人一生无功,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便是“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使命担当。
要珍视成功的合力
2002年非典疫潮突发,中国科研工作者们同心抵抗,在打赢那场“人类保卫战”的13年后,成功逐本溯源,找到病毒源头。众人划桨开大船,他们的功之所以成,依靠的是一个集体、一个单位,甚至是一个家庭的聚智凝力,虽不属于哪一个人的,但需要每一个人为之忘我付出。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在我看来,身正则业兴,“功”正则廉明,与君共勉之。
(党群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