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一线动态

首页 新闻中心一线动态

“雨季看海”成历史,一条暗渠让“海景”变通途

发布时间:2025-08-06阅读次数:

锦州市凌河区紫荆山麓,307户居民栖居的百官分场,曾因特殊的地理位置陷入“雨季魔咒”。这个天然汇水区每逢汛期,山洪裹挟泥沙奔涌而下,在主干道形成300余米的“黄龙”,让当地百姓饱受“出行难、生计难、安全难”的三重煎熬。“去年下大雨时,这条路根本没法走,水能淹到小腿肚,电动车熄火、孩子上学得背着走。”

在百官分场居住了28年的老人掀开裤脚,膝盖处一道浅浅的疤痕格外显眼——这是去年暴雨天蹚水时被水下石块划伤的印记。

中交二航局承建的锦州市凌河区紫荆产业园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占地面积为315亩。主要建设内容是紫荆产业园起步区内路网及配套管网的建设,道路总长度2400米。

为了解决百官分场排水改造问题,在当地区委、区政府的牵头下,项目团队同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成立攻坚组,开展多次技术研讨,先后6次实地踏勘,传统明沟易淤积,管道排水难抗山洪冲击力,结合现状科学制定设计方案,最终敲定“收蓄结合”排水方案,以2孔1.5m暗渠作为蓄排主通道,排水主管道采用2×1.2混凝土管,设置纵横向排水沟作为泄排水口的排水体系。既能快速导排山洪,又能收纳路面雨水。

工程启动后,施工单位遭遇三重考验:地下管线复杂,空中飞线影响机械作业面,开挖区域距百姓房屋较近。施工过程中最险处作业宽度不足六米,两侧均为民房基础,且存在过路电力线缆,在几乎没有作业空间的条件下,要实现污水井、排水管、集水井、排水明沟同一断面施工,安全风险倍数增加,通过建设单位统筹参建各方现场反复论证施工方案,最终创新采用“悬吊保护既有电缆”+“小断面人工开挖”的方式接力完成管涵敷设、集水井现浇、污水井下放连通及排水明沟施工任务,单日单一工作面轮班作业人员员峰值达60余人,成功将损失的5天工期追回来,实现工期安全高效纠偏。

暗渠建成后,百官分场系统排水能力得到质的提升。6月9日,一场强降雨对新建暗渠系统进行了“实战检验”。监测数据令人振奋:在小时降雨量达52毫米的天气下,改造后的暗渠系统仅用15分钟就将路面雨水全部排净。社区工作记录显示,自工程竣工投用以来,辖区积水投诉量实现“清零”。

夕阳下的紫荆山泛着金辉,地下暗渠无声守护着山脚的居民。百官分场的蜕变,正是“小工程大民生”的体现。下一步,锦州基础设施项目将持续推进工程建设与“我为群众办实事”深度融合,继续践行央企服务民生的责任担当。


二航网群 Network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