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岫岩县城区排水管网改造项目顺利完工。作为岫岩县头号民生工程,这项“雨污分流+道路恢复”一体化改造工程,不仅破解了县城市民“雨季出行难”的头号痛点,更以提前232天完工的亮眼成绩,为岫岩满族自治县成立40周年献上一份“功能性贺礼”。
该项目位于鞍山市岫岩县主城区,主要建设内容为岫岩县中心街、万润大街、岫玉大街等7条主干路道路改造,涵盖排水工程、道路恢复及附属工程。新建排水主管线2.65万米,拆除老化排水管2.22万米、旧检查井559座及雨水口708座,同步完成12公里道路、18万平方米路面的修复与铺设工程。
为兑现“年内主城区路段管网改造全部收官”的承诺,项目团队在筹备期便细排“作战图”,从工程节点到文明施工,精算到每一道工序,但县城密如蛛网的街巷和络绎不绝的人流、车流,却给项目团队的热情,浇了一盆“冷水”。
基坑开挖作为道路改造的关键一环,若沿用传统“封路+围挡”模式,将影响320余家临街商户的正常经营,并会导致周边5万余常住居民出行的绕行距离增加0.8至1.5公里。为此,既要守住安全底线,又要最大限度让路于民、让市于商成为了团队首要突破的“关口”。
为解决这一难题,项目团队成立了“老旧城区基坑施工安全防护攻坚小组”,针对开挖方案开展研讨,在经过查阅资料和现场的反复勘探后,攻坚小组创新提出了“分级开挖+当日回填”的施工方案,该方案让挖机摒弃一挖到底的“老套路”,转而按照1.2米一层分三级下挖,边坡即时支护,让当天开出的槽段在当天实现回填夯实,不留空坑过夜。在安全施工方面,开挖区域统一配备1.2米高黄色定型围栏,沿沟槽连续封闭,在转角和出入口加装爆闪灯、反光条,让夜间出行的居民和车辆也能清晰辨认警示危险区。
为保障措施落地,攻坚小组实行“双确认”制度,即每天开工前、收工后逐项检查护栏、边坡、警示灯等,全部确认合格后再进行正常流程。方案实施后,不仅保障了岫岩县城区的人流、车流在施工期间的正常通行,基坑周边的安全稳当,也为后续的工序开展按下了“加速键”。
如今,走在岫岩县主城区街头,项目带来的民生改善看得见、摸得着,曾经居民“雨季出行难”的痛点彻底解决,早晚高峰车辆通勤时间大幅缩短,竣工后的通畅道路更是带动了周边商户的客流量。
从寒冬腊月的冻土施工到初冬时节的圆满收官,项目团队跨越四季的坚守,让这座温情小城的“地下脉络”焕新升级,也让民生期盼落地生根。这份成果不仅收获了市民的赞许,更得到了岫岩县人民政府的高度认可。在感谢信中,县政府盛赞项目团队“复杂条件下的创新举措和高效执行”,提前232天完工的成绩尽显“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企业担当。(大连片区 李松泽 陆阳 肖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