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建设

工会工作

党的建设>工会工作

重读《活着》有感

发布时间:2017-07-12阅读次数:

◇罗丽秀

    在去蒙自出差的绿皮火车上,我打开《活着》,从扉页认真读起。这是上大学后,时隔十年我再次翻开这本经典。

    很难忘记十年前窝在宿舍被窝里,借着小台灯的光亮在凌晨三点读完这本书后的心情,灰暗,沉重,压抑。那时还没从头读完《西方哲学史》,却因读完《活着》,刚上大一的我开始思考“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随着余华不动声色的冰冷的笔调,我目睹了少爷福贵的荒诞、破产和艰难。在福贵经历生死考验终于从思想深处涅槃重生的时候,似乎让人看到一点点美好的希望,儿子有庆长跑第一名,女儿凤霞嫁了好人怀了孩子,妻子家珍病情好转……这一切让福贵的生活有了些许温情脉脉和简陋的欢乐。然而就在我以为福贵一家的生活终于慢慢好起来的时候,他的儿子、女儿、妻子、外孙、女婿迅速以各种方式死去,毫无征兆,极其残忍。看到结局处,孤独的福贵牵着名叫福贵的老牛,唱着沙哑的歌消失在暮色苍茫的田野里,我在想,如果生活真的像余华笔下的那么无情,如果命运真的早已注定,那么活着除了历尽艰辛,还有什么意义?

    从昆明到蒙自四个小时的车程,我重新见证了福贵悲凉的一生,却在悲凉之后,感受到一种莫名的平静和温暖,并抑制不住地想起几天前还躺在ICU病房里的爷爷。爷爷85岁高龄,一生起起伏伏,也经历过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至痛,先后失去一个儿媳、一个孙子以及最小的儿子,随后奶奶也去了。这些难以承受的痛苦爷爷全都挺过来了,并保持硬朗的身体、抖擞的精神,用他的话说就是“不给小下的(儿孙)添麻烦”。6月,爷爷脑溢血垂危,我匆忙赶回家想办法去重症监护室看他,他见到我的第一句话还是“工作忙回来干什么,我没那么轻易死的”,在那浑浊又慈祥的目光中,我似乎看到生命的力量——活着纵使要经历诸多“难以承受的生命之重”,但在活着的过程中依然能保持坚韧、顽强、乐观。

    正是有这种生命的力量存在,爷爷的后半生很自然地与生活、命运融为一体,好与坏,开心与悲伤,幸福与痛苦都可以淡然地照单全收,活成一个宁静、深邃又满怀爱与宽容的睿智老人。或许他没读过《活着》,但却深谙“活着”的道理:我们因为活着,所以才有机会、有时间去顾虑生活,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一切。生活会给你很多阳光,也会给你同样多的阴影,但所有的阴影都难以磨灭、不会剥夺一个人最宝贵的东西——活着的意志。

    后来,我得知余华创作《活着》的缘由:“我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这首歌深深打动了我,我决定写下一篇这样的小说,就是这篇《活着》。”歌中的老黑奴与爷爷,何曾相似!

    在我二十岁的时候,《活着》只是一个悲凉的故事,三十岁这一年,重读《活着》,似乎体会到一些生活的哲学,我想我会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而我的爷爷,早已懂得在生活中汲取生命的力量,待他痊愈后,我会与他一起再读一遍《活着》。
二航网群Network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