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8日,由武汉港湾质量检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检测公司)负责施工监控的新建京港高速铁路九江至南昌段CJZQ-6标项目跨赣江南支主桥顺利完成全桥合龙,标志着大桥上部结构施工正式转入无砟轨道施工阶段,为后续通车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南昌扬子洲赣江公铁大桥是昌九高铁和南昌市北二环跨赣江的共用通道,是一座集高速铁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于道三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大跨度公铁合建桥梁,桥梁全长18.95千米,公铁合建段全长4.957千米,上层搭载8车道城市快速路,下层搭载双线高速铁路和4车道城市主干道,其中赣江南支主桥为主跨240米独塔双薄臂刚构混凝土梁斜拉桥,设计时速为350km/h,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大跨度的非对称独塔混凝土斜拉桥。
该桥主梁成桥线形精度要求为“毫米级”,受自重、温度等多因素影响大,且无砟轨道铺设后难调整,因此线形控制难度极大;斜拉索分两次张拉,索力误差需控制在±5以内,悬臂施工过程中线形索力双控难度大;大桥结构体系复杂,施工过程繁琐,施工过程涉及边、中跨合龙等多次体系转换,大桥施工调整控制难度大。同时,长达一年半的主梁施工周期中,环境变化及混凝土收缩徐变等效应,也给施工控制带来挑战。
为提前筑牢施工安全防线,监控团队与项目部建立高频次、深层次沟通机制,对施工全流程各环节潜在的不确定因素开展深度研判,同时全面推进技术交底工作,确保各参与方对管控重点、关键要求做到心中有数、执行到位。围绕施工核心需求,团队进一步迭代优化监控监测方案,升级部署高精度监测设备,构建全流程动态监测体系,实现对桥梁结构变化数据的实时捕捉、精准传输与高效分析,为施工决策提供即时数据支撑。
在保障线形与索力控制精度这一关键环节,团队通过多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紧密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开展深度研判,精准制定后续施工的误差调整策略与具体执行标准,为桥梁施工精度把控提供了科学、可靠的技术依据,有效助力项目攻克多项施工技术难。针对施工过程中多次体系转换的高风险节点,团队通过优化合龙流程、细化合龙工艺参数,并开展多轮精细化模拟推演,提前掌握不同工况下的结构状态,切实保障了体系转换阶段施工过程的安全稳定,为项目整体建设质量与进度保驾护航。
此次南支主桥顺利合龙,不仅标志着项目上部结构施工迈入全新阶段,更凝聚着全体建设者的智慧与汗水,是监控团队与项目部协同作战、精准施策的重要成果。接下来,检测公司将以此为契机,持续发挥技术保障优势:一方面,聚焦上部结构后续施工任务,进一步优化监测方案,针对无砟轨道施工制定专项管控措施,确保施工精度与安全标准不打折扣;另一方面,继续深化各团队协同机制,推动项目从 “顺利合龙” 向 “优质完工” 稳步迈进。(黄甘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