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文化故事

首页 企业文化文化故事

“大忽悠”的小算盘

发布时间:2017-10-11阅读次数:

“忽悠”一词,在喜剧名家赵本山《卖拐》、《卖车》等小品中,有着“欺骗、蒙骗”的意思。其实,在东北方言中,“忽悠”本意是指能言善谈。

在中交二航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华东片区项目部,就有这样一个能言善谈的“大忽悠”。为了项目利益,他在物资供应商和劳务中“忽悠”,精打降本增效的“小算盘”,他就是项目物资部部长谷芦芦。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作为项目“粮草官”,谷芦芦在日常工作上及时与项目工程技术人员和劳务负责人沟通交流,提前掌握工程进度所需物资设备材料,做到计划不掉链、物资不断档。

然而,市场变数很多。今年5月份的环保风暴给物资工作带来了考验。环保风暴造成了黄沙、石子等原材料上涨,混凝土价格上扬。他从项目利益出发,多次到两家混凝土公司进行“忽悠”。一方面并采用“缓兵之计”,要求一家混凝土公司坚持5月份和6月份继续按照原价格进行保供,待7月份再商议调价事宜。另一方面,他及时与另一家混凝土宣传公司迅猛发展的势头,增强供应商对企业的信心,将混凝土保持在当地最低价格,为项目争取了最大利益。

今年6月份对谷芦芦来说是一个考验。由于材料员离职后,物资部就只剩下他一个人。他爱人在5月底因为车祸住院,他都没有时间回家照顾。此时,正是项目工期最紧的时候。谷芦芦只能把工作全部安排好后,晚上开车2小时回家看看,第二天早晨又赶回到项目上。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9月份,钢筋供应商因资金等原因停止了供应,可是项目建设可等不起。一方面,他及时发挥本土化资源优势,和当地钢筋供应商“忽悠”,并按照程序向公司启动零星采购,及时解出现断供后的燃眉之急。另一方面,项目部及时向公司领导和分管部门汇报困难后,公司给与大力支持,化解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

如今,混凝土市场依然变化很大,价格一涨再涨。9月份,混凝土公司先后送来了2次调价函。谷芦芦三番五次去“烦”混凝土公司经理,和他们“讨价还价”。“公家的事情,你干嘛这么斤斤计较啊?”可谷芦芦说,能为项目节约一分是一分。在他的诚心和“忽悠”下,混凝土公司将9月份中旬的混泥土按照之前的价格执行。虽然辛辛苦苦只节约了2000多元钱,但谷芦芦心里就一个字:值!
与其说,谷芦芦在和物资供应商之间的“忽悠”是有度、有节,在和劳务之间“忽悠”中,则是有序、有效。

外架钢管一直以来由物资部负责管控。为了防止劳务工人不负责任,不按照尺寸随意切割钢管造成浪费,谷芦芦经常到工地盯着,并拿着尺子量。就连架子工都说:“哎呀,你们这么大一个国企,再说钢管又不是你家的,也太小气了吧。”谷芦芦回答道:“如果是你家的东西你会浪费吗。这也是我的职责所在。”他不怕得罪人,不讲情面,找来劳务负责人并约法三章:如果没有严格按照标准切割,造成浪费直接扣劳务工程款。现场的劳务工人也都为他的精打细算竖起了大拇指。

谷芦芦常说:“无论做什么,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自己的工资。”朴实的话语诠释着他的责任和担当。随着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面对今后物资供应更重的担子,谷芦芦正和项目部员工一道,以雄健的步伐奋勇向前。

二航网群 Network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