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文化故事

首页 企业文化文化故事

云城尚品项目A1号楼底板浇筑见闻

发布时间:2020-03-29阅读次数:

3月28日下午1点,项目全体人员经过连续29小时的奋战,终于完成了1760立方米混凝土的浇筑任务。29小时的艰辛和付出,一个个最美身影就在眼前……
云城尚品一期建设项目(A、B地块)建筑面积30多万平方米,作为贵州金融城?北城规划的白金大道城市商业集群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接着贵州金融城南区的发展。

 

年初那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复工之路十分艰难,也打乱了施工节奏。如果A1号楼底板的浇筑任务不能按时完成,将直接影响后续施工进度。

A1号楼底板面积共有13100平方米,按照设计后浇带底板分成3个区域,首先浇筑的第一个区域的面积为2250平方米。第一个区域底板虽然面积不大,但是只有完成第一个区域底板的浇筑任务,才能为后面的施工创造更大的作业面,为复工大干创造条件……

 

 

对此,各部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项目部细化了A1号楼底板混凝土施工方案,对现场管理人员及施工班组进行技术培训和交底。质检部对进场原材严格把控,将钢筋、混凝土进行留置及送检。安监部加强安全管控,并提前开展安全培训和交底。物资部联系混凝土公司,提前做好原材料储备工作……

3月27日上午7点半,伴随着“嘀嘀……滴滴”声,混凝土罐车迎着初升的太阳,依次排列在A1号楼东边和南边的道路上。“开打……”上午8点,随着一声令下,两台泵车同时敲打出有节奏的“咚咚……咚咚”声,激昂的声线,响彻工地上空。

贵州不仅是“地无三尺平”,还是“天无三日晴”,天气变化很快。早上出了太阳,上午9点突然下起了阵雨。但15分钟后,雨停了,工地再次热闹起来。“快,继续……泵管往这边来,一二……一二……”泵车的“咚咚”声、混凝土落下的“刷刷”声、振捣棒的“嗡嗡”声、工人师傅的号子声……工地现场一片火热。

 

 

只见工人师傅们,将一根绳索套住泵管的下端,借助布料机的作用力来回拽动手中的绳索。为防止混凝土溅到身上淋湿衣服,工人师傅也是全副武装,还用一块塑料布当作了围腰。“嘟嘟嘟……嘟嘟嘟”随着震动棒嗡嗡响起,工人师傅们严格按照要求开始进行振捣。

1760立方米混凝土相当于同时注满2个标准游泳池。一旦浇筑就不能停,否则会导致施工质量达不到设计强度。为保证施工顺利进行,项目部吹响集结号,项目生产负责人、技术员、安全员都在工地现场协调和指挥。

为确保混凝土连续、快速浇筑,项目部在浇筑前优化了混凝土配合比,保证初凝时间、塌落度以及温度控制符合规范要求。浇筑过程中,技术人员把好质量关,确保混凝土的连续浇筑达到施工质量要求。技术员刘思涵在现场,一会查看振捣情况,一会查看下料情况,并随时记录好各项技术参数。

由于浇筑现场人多、车多、交叉作业多,项目安监部副部长王俊杰便一直坚守现场,协调混凝土罐车有序进场,并密切关注着工人们的安全。“注意、注意,别碰着后面的立柱钢筋了……”他提醒一名用绳索拉布料机下料管的工人师傅注意安全。

晚上7点半,天色渐渐黑下来,忙碌了一天的A地块生产负责人汪超又出现在工地上进行指挥协调,并提醒大家一定要保质保量,注意安全。

晚上8点,2名工人师傅每人一台混凝土磨光机,在A1号楼西头进行磨光作业。虽然磨光机震动力很大,但是工人师傅们巧妙借助磨光机的惯性,前后左右,翩翩起舞。

夜已深,施工现场依然灯火通明。“一二三、一二三……”工人师傅们每完成一部分混凝土浇筑后,又齐心协力将布料机移到另外一处,继续浇筑。“左一点,再往左,好……放下来……”一名工人拉住连接管,精准地将混凝土浇入预定区域。

 

 

众志成城,复工战疫,项目团队与时间赛跑,与自我挑战,连续29小时轮流在岗,顺利完成了A1号楼第一区域底板混凝土浇筑任务,为接下来复工大干奠定了坚实基础。项目部将继续作战,对A1号楼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底板进行浇筑,努力跑出从复工复产到复工达产的加速度。(方国俊  余佳昊)

二航网群 Network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