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吊装顺利完成,项目团队针对预制构件的运输路线规划、卸货前的场地整备以及稳固摆放等关键环节拟定了详尽的执行方案。吊装前组织技术、安全、施工等多部门召开专题会议,结合现场条件最终确定方案,并配备专人负责角度校准与垂直度控制,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在可控范围内。
“预制柱采用工厂化生产,这种标准化、模块化的生产方式,彻底摆脱了季节气候对施工的束缚,现场只需完成吊装工序即可快速就位,能缩短工期约一个月。标准化生产有效减少材料浪费,综合成本可节省20%以上。” 项目技术负责人吕秋杰介绍道。
相较于传统现浇柱,预制柱省去了现场制模、浇筑、养护等环节,通过工厂化集中生产和现场高效组装,大幅提升了施工效率。在稳定的工厂环境下,依托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可确保构件达到高精度标准,有效降低现场施工误差风险。同时,集中生产模式便于精准管控能耗与排放,显著减少了施工现场的粉尘与噪音污染。材料用量经精确计算减少了资源浪费,使建筑垃圾产生量降低约70%。现场组装的生产方式使湿作业减少80%以上,有效避免传统工地的泥浆污染,整体环境效益突出。
据了解,经开生物医药创新园项目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建筑面积约为6.79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生产厂房、职工活动中心、倒班楼及门房、配电房等。项目建成后将充分发挥海特生物在生物医药、生命健康行业的龙头作用及资源优势,结合生物医药相关产业链需求,助力引入高层次专业人才,搭建高水平科研及创新孵化平台,提供高质量园区综合服务,力争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生物医药创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