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公司新闻

首页 新闻中心公司新闻

退伍军人名片闪亮云贵高原工地

发布时间:2018-07-31阅读次数:

曾经,他们献身行武、保家卫国,在战火硝烟中奉献青春和热血;如今,他们投身中交,兢兢业业,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力量。尽管军营变成了云贵高原工地,戎装变成了中交蓝的工服,但是依然不变的是军人骨子里那股凛然正气和刚强意志!一张张退伍军人名片,闪耀着劳动的光辉,凝聚着奉献的快乐,诠释着为贵州威宁易地扶贫搬迁人民实现安居梦的责任和担当。

 

名片一:安全守护神——王俊杰

当兵经历:2004年12月入伍,武警,中士军衔,201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12年退伍。服役8年,在部队立过三等功,评为优秀班长。

工作经历:退伍后入职中交二航局海南项目部,现任中交二航局贵州威宁项目安监部副部长。

走进贵州威宁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五里岗D区项目工地,只见王俊杰在工地上忙碌着。威宁天气日照强,王俊杰皮肤虽然晒得黝黑,但他脸庞透出刚毅,身板挺直,举手投足间仍保留着他曾经的军人气质。面对工地上1000多人大会战,他要时刻关注着每一名施工人员是否按照安全标准文明施工。现场11台塔吊、24台施工电梯,他都要逐一检查确认是否安全运行。每栋楼每层台阶11至12级左右,每天在工地上至少走2到3万步10公里以上。为了提高安全管理效率,他创新了安全小喇叭、手机随手拍、安全协管员等安全管理方法。王俊杰常年在外面奔忙,顾不上家,顾不上孩子。他总是说,不要说辛苦,只说安全。为项目安全顺畅既是一名军人的责任,更是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今年七一,他荣获公司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名片二:工地勤务兵——王鹏飞

当兵经历:2005年12月入伍,炮兵,201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10年12月退伍。服役5年,先后参加贵州抗寒救灾和抗冰救灾中荣获嘉奖,2次荣获优秀士兵。

工作经历:退伍后先后在河南许昌三鼎三家店和中交二航局海南项目工作。现任中交二航局贵州威宁项目司机。

“我就一个开车的,项目部的同事都比我辛苦。我也要点燃工作的激情,比别人多想一点、多做一点,能为大家服好务,我就心满意足了。”这是王鹏飞的服务承诺,事实他也是这样做的。在工地上,无论白天黑夜,无论刮风下雨,他任劳任怨,全心全意为项目员工服务。手握方向盘,安全在心中,每天一大早,他工作的第一件事就是做好出车前的车况安全检查,打扫车内卫生,让项目员工坐得舒心、坐得安心。从4月份开始,项目启动了夜间加班模式,他经常凌晨还坚守在工地上,把夜班加班的员工送回宿舍后才休息。有人说,把一份平凡的工作做好就是不简单。就是这份不简单,就是这份任劳任怨、默默奉献,王鹏飞成了中交二航局贵州威宁易地扶贫搬迁建设团队“工地勤务兵”的“新标签”。

 

名片三:后勤大管家——吴涛

当兵经历:2007年12月入伍,工程兵,2010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2年12月退伍。服役5年,在部队担任连队文书、干过隧道施工,当过班长,2次荣获嘉奖。

工作经历:退伍后先后在云南、赞比亚等从事隧道施工担任掘进组组长,现任中交二航局贵州威宁项目综合办公室副主任。

“员工在工地前方战斗,我们应该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让他们安心在工地一线奋斗。”作为项目综合办公室副主任,吴涛把军人雷厉风行、仔细认真的作风践行到平时工作中,在艰苦的工地环境中积极为员工打造工地品质之家。工地后勤工作工作范围广,事无巨细,他坚持“工地上后勤的难事,必做于易;工地上后勤的大事,必做于细”的工作理念,“细”致入微为项目部员工服好务。他注重加强工地食堂管理,严格把好食材质量关和食堂卫生关,并和食堂厨师就饭菜花色、营养搭配等加强沟通,让食堂的饭菜更有家的味道。当看到员工吃上了可口热饭热菜时,种种艰辛都化为了无尽的自豪与欣慰。他准确收集员工个人生日信息,举办 “集体生日会”传递“工地一家人,和谐一家亲”的浓浓温情,成为了项目员工中热情的“涛哥”。

退伍不褪色,传承立新功。尽管他们的服役和工作经历不尽相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话题:怀念军旅生涯,感恩部队培养。他们再次举起拳头,重温新兵入伍誓词,“服从命令、严守纪律、英勇顽强、不怕牺牲……”铿锵有力的誓言在云贵高原工地上空久久回荡。他们用实际行动把军人的攻坚克难、争先创优的特有气质带到中交二航局,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贵州威宁易地扶贫搬迁人民的安居梦添砖加瓦!

二航网群 Network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