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晚11时18分,随着最后一节混凝土导管拔出桩孔,宣告海口国兴大道商务综合体项目成功实现11.30桩基节点,标志着工程正式转入土方开挖和内支撑施工阶段。
海口国兴大道商务综合体是中交二航局首个全钢结构超高层项目,工程位于海口市美兰区,建筑高度211.5米,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地下3层,地上44层。基坑大面开挖深度17米,坑中坑最大开挖深度24米,基坑围护面积15000平方米。桩基工程共892根工程桩(钻孔灌注桩),其中裙楼桩644根,钻孔深度38米;塔楼桩248根,钻孔深度超70米。桩基钻孔深度和施工难度均创造二航局房建工程之最。
自2020年9月1日工程桩开工以来,项目部成功克服了场地狭小、交通限行、密集台风降雨天气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通过科学的穿插施工和精细化平面管理,确保了节点的顺利完成。
为加快工程进度,在立柱桩、高压旋喷桩施工期间,项目部决定提前插入工程桩施工,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工程桩作业在狭小的场地内顺利进行。一是将工程桩钢筋笼加工场设置在工地10公里之外,夜间通过货车运至施工现场,减少对现场场地的占用;二是对施工场地进行分块交叉施工,立柱桩施工完成的场地移交给工程桩,工程桩施工完成的场地移交给立柱桩,减少互相干扰;三是持续保持强有力的钻渣外运力度,确保每天产生的大量钻渣及时外运,不占用有限的空间。施工高峰期间,场内包含旋挖钻机达9台、回转钻机3台、吊车11台、挖机12台、高喷钻机4台、铲车1台,另有混凝土运输车、渣土运输车以及相关设备,将穿插施工发挥到了极致。
针对平面管理,在工程桩施工前,项目部对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展开了集中讨论,从施工分区到临时道路、泥浆池、设备站车位置、钻渣堆放场地、钢筋笼堆放场地等进行全面科学的布置,最终将确定的平面布置方案形成图纸,并向现场管理人员交底,以方案指导现场施工,施工过程中再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保证每一台设备都出现在正确合理的位置,发挥出最大的空间效益。此外,项目部还遵循“三清”原则进行现场平面管理,即钻渣限时清运、已完工设备限时清退、废料限时清场,确保有限的场地最大限度转化为作业面,为多设备多工艺穿插施工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通过精细化平面管理,原本最多只能投入7台旋挖钻机的场地,高峰期达到9台,提高了日产量,加快了工程进度。
作为当地重要的标志性工程,海口国兴大道商务综合体项目受到社会高度关注。自开工以来,为在海南区域站稳坚实的第一步,项目团队一开始便确立了打造优质精品工的目标,合理采用穿插施工,严格落实管理要求,获得了业主和监理的高度认可。接下来,项目全体员工将继续保持高昂斗志,继往开来稳步推进后续工作,为实现下一个节点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