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Information Center

中心要闻

新闻中心>中心要闻

张靖皋长江大桥索塔高质量施工“彩排预演”

发布时间:2022-10-21阅读次数:

 

张靖皋长江大桥索塔高质量施工“彩排预演”

5月,世界最大跨悬索桥张靖皋长江大桥正式开工,在“邻居”世界最大跨斜拉桥常泰长江大桥的施工现场,正如火如荼的开展着张靖皋长江大桥钢管混凝土工艺试验,为工程高质量施工“彩排预演”。

张靖皋长江大桥主跨2300米,350米高的主塔采用钢箱-钢管约束混凝土组合结构,塔内设置了4根直径3.6米的贯通钢管混凝土柱,内填自密实混凝土,一次浇筑高度达43米,相当于从14楼向下浇筑。高落差的混凝土浇筑易发生离析,出现“浆石分离”现象,严重影响混凝土质量,如何保证43米下落后的混凝土性能,成为主塔高质量施工的最大“拦路虎”。

通常,自密实混凝土的自由下落高度宜控制在5米以内,为解决混凝土离析的问题,项目团队经过调研和分析论证,认为“病灶”在于混凝土下落速度过快,于是借鉴深竖井和桩基的混凝土浇筑方法,在下行管道上下功夫,采用“导管+缓冲装置”的方式向下输送混凝土。

试验设计了2套缓冲装置,采用多种布置间距,实现对混凝土的“多级减速”,经过反复试验验证:简易的“挡板型”缓冲装置与3米布置间距,在混凝土防离析效果方面具有“奇效”。然而试验过程中团队技术负责人彭成明发现混凝土“首、尾料”仍存在离析现象,说道:科研人员“眼里揉不下沙子”,我们必须解决它。“首、尾料”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管内流量不够,那我们就在导管上加个漏斗和拔塞,进行“存料浇筑”,加大首料补给;混凝土浇筑停止前在导管顶部“截断混凝土”,避免残余混凝土流入导管内。”试验证明,本套为高落差混凝土“量身定做”的浇筑系统能有效保证混凝土质量,且简单易操作。

随着试验研究的深入,新的难题再次出现,受混凝土供应速度限制,4根钢管需“两两交替浇筑”,在高温季节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速率快,为保证上下两层混凝土的融合质量,对交替的间隔时间提出了要求。

试验团队设定了多组间隔时间的对比试验,结果都以失败告终,混凝土表面不到20分钟就“风干结壳”,分层明显,界面处存在薄弱层,钻芯后芯样易在此处断裂。经过研讨最终锁定了试验失败的“导火索”,“会不会是试验环境模拟不准确导致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过快?我们应该“充分还原”深钢管内的环境,避免阳光与风对混凝土的干扰”,试验团队现场负责人胡伟提议道。

于是重新设计试验方案,模拟实际施工环境,监测混凝土表面流动性,确定了间隔时间在45分钟以内时,混凝土表面水分保持良好。试验7天后,水箱内的混凝土块被缓缓吊出,观察发现混凝土外观光滑上下层混凝土融合充分,众人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本次钢管混凝土高质量施工的“彩排预演”成果丰硕,为张靖皋长江大桥的建设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来源:桥梁结构技术部

作者:胡伟

 

二航网群Network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