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中心要闻

首页 新闻中心中心要闻

公司三项交通运输部企业创新项目可行性报告通过专家评审

发布时间:2014-06-05阅读次数:
    6月4日至5日,经过两个半天的专家论证,由技术中心承担的三项课题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顺利通过论证,具备启动研究条件。
    这三项课题分别为:交通运输部应用基础研究项目“节段预制拼装波腹板组合梁桥结构特性及关键构造试验研究”,交通运输部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航电枢纽高水头船闸工程改扩建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深水滑道井字梁可视化自动化安装全过程控制技术研究”。
    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管理中心孙志超高工,同济大学刘玉擎教授、天津大学教授王元战、长沙理工大学教授赵利平、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张建东教授级高工等11名技术专家,分两组先后对三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实施方案、进度计划、实验条件以及经费预算等方案进行了评审。公司总工张鸿、总工办主任杨昌维、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尹应军等参加了论证答辩。
    交通运输部科技计划项目是交通运输部为了实施“科技强交”战略,在深入调研交通运输行业科技需求的基础上,确定的2014年度交通运输科技计划项目,共分为应用基础研究计划,交通运输建设科技计划,软科学研究计划,信息化技术研究计划,标准、计量及质量研究计划,科技成果推广计划和企业技术创新计划七类,其中,企业创新计划项目是唯一一个全过程以企业自主创新为主的交通部科技计划项目。
    此次论证通过的三个项目,主要是依托技术中心长大桥梁建设施工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进行研究,将对桥梁结构形式进行创新,使桥梁结构更优化、更稳定,使用寿命、工程造价及施工效率等方面优越性大大提升;对攻克大型水利枢纽既有老船闸升级改造工程施工技术,填补国内空白,提升国家在既有船闸升级改造施工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为国内其它内河上的千余座类似船闸改扩建工程提供示范与借鉴;对深水滑道施工实现深水、大流速、复杂施工环境下滑道井字梁快速就位和精准调位、在线可视化精确测量、水下无人自动调位等预制安装与施工全过程控制提供技术支撑,提高我国海上、水下施工技术水平,推动国家水运施工技术的发展;同时,通过研究将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
    此次评审过程中,国家著名组合结构桥梁专家,同济大学的刘玉擎教授,他用“没想到你们会从桥梁波腹板这个国内技术薄弱领域入手”、“没想到你们会用节段预制拼装组合的形式对波形钢腹板进行研究”等“两个没想到”,对技术中心在研究方向和选题的创新进行了分量十足的点评,并期待二航局为波形钢腹板在国内有更大的发展作出贡献。
    近五年来,公司技术中心围绕“成为世界一流的工程建设企业,成就基业长青的百年二航伟业”的企业目标,认真践行“争科技领先、创管理一流”的企业精神,发挥服务项目施工、服务公司发展职能,积极开展创新科研工作,共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苏通大桥建设关键技术研究”等60余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课题,成果鉴定43项,其中国家领先12项,国际领先20项;取得了荣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6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9项,中交集团科技进步奖20项;国家级工法9项,省部级(包括中交股份)工法38项;专利136项,其中发明专利30项;参与编制了17项现行通用的国家及行业标准规范等一系列成绩,技术服务支撑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继续开展桥梁、水工项目的研究,是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需要,也为公司在水工领域长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对于推动企业发展,提升企业技术中心综合研发实力,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技术示范效应,从而推动企业技术从内部化向全国化迈进作出贡献,为集团打造“五商中交”、公司打造“升级版二航”等战略的实施提供技术保障。(综合管理部 白莲)
公司总工程师、技术中心主任张鸿介绍研究项目情况
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管理中心孙志超高工主持评审会
交通运输部应用基础计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专家评审会
交通运输部企业技术创新计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专家评审会
二航网群 Network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