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中心要闻

首页 新闻中心中心要闻

技术中心桥梁技术服务渐入佳境

发布时间:2014-12-31阅读次数:
  “港航连四海,路桥通五洲。为更好地再续“桥品牌”辉煌,为公司重大桥梁项目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增强发展后劲,技术中心自20144月机构调整后,先后成立了沪通大桥、虎门二桥、沌口长江大桥等桥梁工程项目技术服务组。技术中心领导亲自挂帅、全面负责技术服务组各项事宜,同时选派施工设计事业部桥梁与水运工程技术部多名技术人员长期驻守现场,深入施工一线进行跟踪服务。
各项目技术服务组结合项目特色,积极钻研、审慎分析、精细计算、大胆创新,为前期施工技术准备、重点工程施工方法研究、传统施工工艺创新、技术方案改进及优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沪通大桥
    沪通大桥技术服务组作为中心成立的首个项目组,针对二航局第一个跨江公铁特大桥正桥项目,在目前局内无成熟技术经验可以借鉴,面临全新的技术领域,项目组以“精益求精,优化创新,追求卓越”为服务理念,采用“肯定,否定,再肯定”的工作方法,不断改进优化技术方案,敢于提出新工艺、新方法,如浅水区钢栈桥平台调整为吹填筑岛方案、水上拌合站平台连锁块岛面调整为水泥煤灰稳定砂砾加现浇混凝土面层方案、主墩双壁钢围堰分节高度及夹壁结构优化等,大大减少了措施钢材等的投入,效益显著。
    项目组参与编制了水上拌合站设计与施工方案,4号-25墩临时工程设计与施工方案,3号、4号墩承台施工方案,钢桁梁及拱肋制造方案,天生港专用航道桥上部结构安装方案以及112米简支钢桁梁桥安装方案等等一系列重点施工方案,为项目连获指挥部6块“绿牌”嘉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助力与保障,得到了大桥指挥部和项目部的高度认可。
    虎门二桥
    虎门二桥项目组依托虎门二桥S3标项目,施工范围包括大沙水道桥主墩、东锚碇及S2S3S4标段短线匹配梁段预制安装。为最大程度支持项目部施工,项目组长带领组员长期驻守在生产一线,克服项目前期各种困难,协助项目部完成了梁场规划布置工作:一方面根据梁段总量多,梁高、分段长度复杂多变等特点,结合厦漳大桥、港珠澳大桥等项目的施工经验,对预制场制梁、存梁台座、模板配置进行系统分析,确定了梁场总体规模;另一方面,充分研究图纸,积极与设计院进行沟通交流,推动设计变更,对梁段结构进行优化,降低梁段预制安装施工难度,为项目部带来了显著的工期及经济效益。
    大沙水道桥锚碇基坑施工为项目组另一工作重点,基坑采用直径82米、深44.5米环形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具有施工规模大、淤泥地质条件差等特点。项目组结合工程自身特点,充分调研论证,先后主编锚碇基础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案、锚碇基坑开挖及内衬施工方案。在地连墙成槽施工过程中,采用膨化效果更好的钠基膨润土代替钙基土作为泥浆原料,且降低铣槽阶段泥浆与清孔阶段泥浆比重差值,解决了深厚淤泥层成槽过程中易塌孔的问题,填补了我局在沿海软土区地下连续墙施工空白。
    沌口长江大桥
    武汉沌口长江公路大桥作为二航局在武汉的本土项目,受到政府部门、交通厅、集团及局内外的重点关注,项目立足树好桥梁建设标杆,将大桥建设成配置高、水平高的工程,将“家门口工程”打造成“窗口工程”。
沌口大桥项目组自20147月成立之初恰逢长江汛期,居高不下的水位条件让水上栈桥、平台受到严峻考验,项目组联合项目部完成了各项临时结构渡洪的复核及方案完善工作,为项目临时结构安全渡洪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有效的保证了两个主墩基础钢围堰于10月顺利下水。
    针对北岸主墩钢围堰在渡洪期覆盖层冲刷严重的条件下施工及南岸主墩基础在无覆盖层条件下钢围堰封堵、封底施工,项目组多次与项目部、技术中心及内外专家进行讨论,反复研究,对主墩钢围堰下放流程各工况进行精确计算,在施工过程中结合现场情况不断调整方案并进行优化,南、北岸钢围堰分别于20141219日与201512日顺利完成了封底。项目组还配合项目部完成了主塔施工设备的布置,南、北岸现浇注箱梁支架总体布置,主桥钢箱梁支架总体布置。同时,驻现场组员积极参与编制各项施工技术方案,跟踪现场进度,掌握、反馈现场信息并提供有效技术支持,为沌口大桥优质高效建成提供了有利保障。
    经过近半年的默契配合,技术服务组在中心的大力扶持下,逐步在项目上发挥重要作用,为各项目提供了强劲的支撑力量,圆满完成了2014年的技术服务任务,同时也为技术中心及二航局进行技术储备、形成新的增长点提供重要的依托。(文/卢勇  罗甜 图/罗甜 彭鹏
沌口长江公路大桥
二航网群 Network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