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1日,公司五楼多功能厅座无虚席,由技术中心组织举办、同济大学白云教授主讲的“地下工程风险管理”学术讲座如期进行,公司总工办、工管部、技术中心、武港院、一公司、二公司、五分公司、六分公司、特种公司、装备公司等部门及单位的领导和相关技术人员近百人参加了本次学术活动。技术中心施工设计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兼总工翟世鸿主持会议。
会前,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尹应军致欢迎词,对技术中心客座教授制度的相关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向白云教授颁发了聘书。

会上,白云教授以《动态最优化风险管理理论和应用要点》为题,结合上海地铁四号线工程案例,交流了地下工程风险问题,及以风井为中心的地面出现裂缝、沉降等情况时应采取的抢险措施,通过实际应用案例对动态最优化风险管理理论进行了诠释;并以《地下工程发展趋势》为题,详细介绍了地下工程用途、全过程数字化新技术及太空地下工程等内容,对地下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描绘。针对二航局地下工程业务领域的拓展,他提出了通过科研产学研结合、开展国际化战略培训,迅速从整体上提升年轻一代工程技术人员的竞争力,协助企业成为地下工程强企、走国际化路线的建议。
目前,公司有佛山地铁、福州地铁等多个在建地铁项目,此次培训高屋建瓴,既让广大工程管理和技术人员掌握了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又让大家充分了解到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开拓了视野,还给广大工程人员敲响警钟,要时刻加强风险管控和质量管理。
客座教授制度是技术中心2016年计划实施的一项人才战略,主要结合科研工作和专业建设需要,通过聘请外部专家、知名人士来中心担任学术职务,促进技术中心与外部的广泛交流,实现人才资源共享,不断提高技术中心科研水平。
本次讲座的举办,标志着技术中心客座教授制度正式落地,将进一步提升技术中心地下工程领域的技术实力,增强技术智囊作用,为公司在隧道、地铁工程等方面带来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姜俊霞)
白云教授简介:同济大学教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英国土木工程学会资深会员(FICE)、英国注册土木工程师(CEng)。原国际隧道协会副主席,亚洲开发银行技术顾问,同时兼职为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原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国家人事部专家服务中心专家顾问、建设部建筑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科技委委员、上海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地下工程施工学科带头人,为《Tunne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Technology》编委。
奖励和荣誉:1990年被授予“上海青年五·四奖章”&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荣誉称号;1991年被列入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1992年被选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代表;2005年获读书成才奖(上海市振兴中华读书活动);2008年获“上海市优秀质量管理领导者”称号;2011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际隧道协会荣誉会员、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荣誉会员。获国家专利23项,其中19项为发明专利。1990年来在国内外共发表论文超过90篇,(副)主编(审)专著10本,规范4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