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中心要闻

首页 新闻中心中心要闻

三维动态监控系统助力沪通大桥拱肋成功转体

发布时间:2017-10-11阅读次数:
    10月10日,在技术中心研发的三维动态监控系统的辅助指导下,沪通长江大桥天生港专用航道桥拱肋成功完成竖向转体,两侧拱肋完美实现了转体对接,为下一步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献出了厚礼。
    沪通长江大桥天生港专用航道桥为刚性梁柔性拱桥,跨度布置为(140+336+140)米,是目前世界跨度最大的钢桁梁柔性拱桥。该桥上部结构总体采用“先梁后拱,主梁上分节拼装拱肋,再进行拱肋转体”的施工方案:在主梁上完成拱肋拼装后,利用扣塔将两侧拱肋分别进行精确竖向转体,待就位后安装拱肋中间的合龙段。竖向转体施工技术复杂,集成度高,工序控制要求精细、精密,施工安全风险较高,施工难度较大,技术中心承担该项内容的施工监控工作。
    为确保转体施工顺利进行,技术中心驻沪通大桥项目监控组在施工前做足了准备,提前将各类传感器安装至拱肋,并进行了组网调试,解决了设备和传输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为数据采集设备平稳运行扫清了障碍。
    转体实施过程中,监控组全体成员驻守大桥施工现场的监控室,对转体施工进行全程监控;技术中心监控技术研究室专门针对此次专题施工定制开发了“沪通长江大桥三拱肋竖向转体实时监控平台”,借助该平台以动态三维施工场景为展示环境,通过云端读取实时施工监控数据,再用数据驱动模型运动,将转体过程中大桥各构件的实时状态以三维可视化的方式进行展示;同时动态分析转体施工中拱肋各个测点高程差数据,使各个测点的高程差曲线与数据列表、三维模型、桥梁立面视角在平台画面同步展示,为项目部及时掌握、研判拱肋转动姿态和构件受力、转体施工进度等提供了直观依据,为各个拱肋稳定同步转体提供了保证。(李浩)
二航网群 Network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