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峰博士应邀到技术中心开展珊瑚礁灰岩分类的学术交流
3月23日上午,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刘海峰助理研究员应邀来技术中心开展了主题为“珊瑚礁灰岩分类命名及工程质量评价标准”的交流活动,技术中心总经理助理陈培帅及相关人员在9楼大会议室参与了交流讨论。
珊瑚礁灰岩造岩矿物来源广泛、成岩作用复杂,其岩石结构发育不均匀,具有高孔隙、低密度、低强度的物理性质与其他常规软岩及脆性岩石性质具有较大差异。目前对礁灰岩的研究总体上处于初级阶段,特别是还未形成统一的礁灰岩工程分类方法,需要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
会上,刘海峰博士针对珊瑚礁灰岩分类应充分考虑其结构和组分的思路展开交流,总结了礁灰岩力学参数确定的常用试验,特别论述了点荷载试验对高孔隙度、低密度岩石的不适用性。并结合其在珊瑚礁灰岩性质测试方面的研究,提出可以采用扫描电镜结合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实现对礁灰岩基质、胶结物的分类,极大地开阔了研究视野。
本次交流结合具体项目,成效显著,全体人员积极讨论,学术氛围激情热烈。通过此次技术交流,不仅解决了珊瑚礁灰岩分类及工程质量评价的难点问题,也为岩土隧道技术部在珊瑚礁灰岩地层中进行大直径桩基建设的研究创新提供了新思路、新想法。
文字作者:邓志强
图片作者:罗会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