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选择轮渡作为日常交通工具,你愿意出门吗?这是芦洲镇居民每日不得不做的选择题。
数百年来,惠州市惠城区芦洲、横沥、泰美三镇之间都是以轮渡作为出行的交通工具。虽然隶属于经济较发达的惠城区,芦洲当地村民出入交通的主要方式之一还是轮渡。
2017年底,一群身穿反光衣、头戴安全帽的工程人悄悄走进芦洲镇,在东江边上,插上了二航的旗帜,破开千百年通航不通路的“困局”。
建一座民生之桥
“走公路,耗时费钱还绕远了。所以没有紧要事的话,大家宁愿在镇上待着。”村民们不止一次在各类座谈会中反映情况。
据悉,整个芦洲镇共有4处渡口,其中上青渡口位于惠城区芦洲镇上青村境内,是芦洲下半片区1.8万人通往博罗县泰美镇惟一的外出通道。每逢节庆时期,超载超员现象时有发生,再加上人车同船,大雨江水暴涨时,通行将危险重重。
在各方的商讨中,位于芦洲镇与泰美镇交界处的芦洲至泰美大桥及其引道工程项目建设方案于2017年经惠州市政府审议通过,并列入市重点建设项目。
惠州芦洲至泰美大桥及其引道工程路线总长 7.61公里,芦泰大桥是唯一一座特大桥,为全线关键控制性工程。
在芦泰大桥规划前,从芦洲镇到惠城中心区有2条通道,经观岚东江大桥路程是100多公里,经横沥镇路程是80公里。芦泰大桥建成后,路程将缩短至30公里。
在此消息一出,当地村民纷纷表示,终于可以有一个盼头了。项目部进场之后,受到了村民们的热烈欢迎。项目负责人张效磊在一次回项目驻地的路上,就被一位村民拦了下来。
“你们是修那座桥的吧?”村民指了指鹅塘洲的方向,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他忽然拉住张效磊的袖子,“走,给你看看我们的菜地,可好了。”
原来这些人是项目部附近的农民,自家的菜地就种在施工现场边上。这次是看到自家周围忽然来了那么多人帮忙修桥。对他们来说,这些人就是带来改变生活的“契机”。
“我们也想给修桥出份力!这些蔬菜瓜果可以最平(低)的价格卖给你们。”村民们笑道。
保一江清澈绿水
2020年3月31日,芦泰大桥主桥墩进行0号块混凝土浇注,现场作业人员将溢出的混凝土铲回搅拌车中。“等等!”现场安全负责人王德中忽然将其中一颗鸡蛋大小的石头挑出来。
“这么大个头的东西你们是怎么让它进搅拌车的?注下去的浆能不出事?”现场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王德中来回检查其它部位注浆的质量,对作业队伍说道:“0号块是主墩的基础,基础没打牢整个品质都会有问题。”
不仅要做好细节施工,项目针对遇到的施工难题,也勇于探索尝试。因桥址区地质条件复杂,桩基施工最宜选用冲击钻泥浆护壁施工方法。可一条东江所带来的困难远远不止于此。
东江是珠江流域的三大水系之一,是珠三角及香港地区用水的主要来源,哺育了两岸上千万人,环保要求极高。受汛期影响,东江水位变化快,也影响着桩基成孔过程中的孔内外压力,容易导致漏浆、塌孔的质量问题。地质条件复杂,江底更是有厚达15到20米不等的卵石层,成孔难度大。
“我们可不能把水给糟蹋了。”项目技术负责人邬良玉在岸边琢磨着。传统的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所用的泥浆池有污染大、造价高、重复利用率低等不足,与绿色施工理念相悖。
“如果把泥浆池建江面上呢?”张效磊在旁边出主意。“只要用气囊将泥浆池支撑起来,再做支架固定好就行。”
项目在试验中发现,通过在池体单元外设置气囊结构,将泥浆池悬浮于施工位置,用于承接钻孔打桩时产生的泥浆,能够有效避免泥浆直接排放到水体中对水体造成的污染。
邬良玉总结道:“其实整个泥浆池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也方便,只要是近海或是于对水体清洁度较高的桩基施工,应该都符合使用条件。”
后来,项目为了应对施工中所面临的各种情况,还创造出了板凳式牛腿盖梁支架、辅助成孔的锥形空心锤结构、厚卵石层河床深水低桩承台钢板桩围堰法、水中塔吊基础围护止水结构等数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
东江的水,一直清澈见底。
插一双腾飞“翅膀”
“对于芦洲来说,建设芦泰东江大桥不仅仅是解决村民出行问题,更是激活惠州北部山区经济发展的拐点。”在芦泰大桥项目的开工仪式上,芦洲镇党委书记向大家介绍到。
23万亩山地、2.3万亩耕地、1万亩河滩草地和零工业,芦洲为惠州市惠城区保存了一角完整而原始的生态美景,这一优势资源也亟待成为芦洲发力的重要支柱。
正是因为具有生态环境优势,芦洲等周边片区被寄望在交通改善后以生态发展带动产业经济,而交通制约着芦洲等周边地区的发展。芦泰大桥建成通车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有望插上“翅膀”。
2019年惠城区“两会”上,惠城区人大代表联名提出《打造环东江生态健康产业经济圈》的议案,希望以芦泰大桥建设为契机,将芦洲、横沥、汝湖三镇连成一片形成一个环东江经济圈,突出现代新型高效农业优势,促进乡村旅游和现代农业融合发展,打造现代农业庄园和乡村旅游综合体。
“我们也会努力,让村民能尽快开车上路,再也不用看天气出门了。”张效磊拍着胸脯说到。
今年年底,芦泰大桥有望实现全线通车,三镇居民将彻底摆脱轮渡时代,迎来快速发展的新契机。(黄竞)